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慕课背景下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重构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6-13 04:56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本文基于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在线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借鉴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学模式,探讨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重构的方法,旨在为设计学科创新性课堂实践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设计. 2020,33(2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慕课背景下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重构与实践


学生设计作品

仿生设计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第一所与美国公司Coursera达成合作协议的大学,其设计艺术学院在基于网络学习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方面具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学生针对课程学习的空间分为Classroom、Meeting Room和Discussion Room,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通过课前自学并完成相应练习,通过在线留言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需求,课上老师针对难点、重点,进行深入讲解和答疑解惑,然后针对学生课前完成的练习进行小组演示和集中讨论,教师给予指导意见。课前至课中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一个专题来展开,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对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并纠正了自己认识上的偏颇。课后学生按照教师指导意见进行继续深入研讨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提高知识应用能力。课后学生会在讨论教室采用小组形式讨论某一项目的实施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合理划分任务。完成项目专题之后,学生在会议室,由组长向全体成员汇报项目完成情况,并展开深入的讨论,最终将项目优化完善。在下一次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作业呈现,作为一次专题作业提交任课教师,同时也可以再由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继续完善方案。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过程以项目驱动,教与学合理分配比例和时间,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很多,但因其过程规划设计得合理,却并不会忙得焦头烂额,一切的学习活动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而且每一次的专题学习和设计都可以收获满满。这是理想中的教学模式,因此本课程的建设充分借鉴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采用项目驱动、焦点小组法、每周一个专题等模式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借助SPOC网络课程平台和微课,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转变为非线性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相关教学视频等资料,并完成相应的测试题。课上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度讲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分组项目等教学活动,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于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突然出现的问题,合理设置在线学习、参考样例学习、集体讨论、专题答疑等环节,围绕问题和目标有的放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仿生设计,自然形态,视频


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注重学生设计能力培养,摆脱传统照本宣科的固化模式,将课程内容复原与重构,使之结构化呈现,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问题的解决,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根据产品形态设计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产品形态设计基础、“形”的构成、影响产品形态设计的因素、专题设计共四个模块。限于篇幅仅以专题设计模块中仿生设计的教学设计为例,如表1所示。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本课程添加了专题设计模块,包括仿生设计、细节设计和系列化设计三个专题,课程采用在线自学及课堂学习与辅导的模式进行,课前需要在线学习相关专题的教学视频,了解相关概念及设计方法的应用,并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提出疑问及需要教师重点讲授的部分,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问题思考或案例分析开篇,启发学生思考,引出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中,应针对教学难点运用参考样例给出示范方案,帮助学生跟随专家边做边学,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要领,进而形成独立处理类似问题的能力。在产品形态仿生设计方法的教学环节,采用参考样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产品的形态仿生设计作为一种创新设计方法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但其具体的操作或实施过程却经常对初学者形成困扰,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对生物外形本征的提取以及生物外形和产品外形的融合。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针对仿生设计的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制作成10分钟的微课视频,如图1-2所示,清晰地展示了仿生设计相关理论及视频演示具体实际操作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参考样例,提升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在线式和项目式的CMF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 杜军.  设计. 2020(11)
[2]“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 吕艳.  设计. 2020(03)
[3]基于“MOOC+SPOC”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计美学课程思考与实践[J]. 林舜美.  装饰. 2018(10)
[4]基于翻转课堂的工业设计技能课程教学探索[J]. 王华杰,程建新.  设计. 2017(17)
[5]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 郑瑞强,卢宇.  高校教育管理. 2017(01)
[6]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 贺斌,曹阳.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3)
[7]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践——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J]. 张辉,马俊.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2)
[8]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 康叶钦.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01)



本文编号:3227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27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b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