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04-24 13:06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创造力的培养不仅对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具体领域的创造力成为研究热点(Han Marvin ,2002)。社会创造力是指小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既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标志,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基础。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是个体创造力的有效预测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自尊水平,本研究拟将创造力研究领域中有关一般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推广到社会创造力的研究中,并结合社会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综合考察社会创造力发展的特点,检验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对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的预测作用,并进一步考察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本论文开展了2个研究,第一个研究为“社会创造力测验”的编制,第二个研究为影响社会创造力的因素及作用途径分析。在社会创造力测验编制部分,首先,本研究在系统分析社会创造力有关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创造力概念的内涵入手,对120名五、六小学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请心理学专家和小学教师对所有问题的适当性进行评定。内容分析表明,小学高年级关注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包含3种情境——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和同伴交往。因此本研究分别就这3种情境编制了包含9个问题解决情境,每种情境包括3个问题,组成初步编制的“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问卷”。然后,选取356名五、六小学生作为被试进行初测,根据被试的作答编制“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问卷评分手册”。依据评分手册对所有被试测验结果进行评分。根据对评分结果的分析,保留了6个题目,形成“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问卷”,,测验的信度与效度均达到测量学要求。 在研究2影响社会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途径的研究中,本研究以父母教养方式和小学生自尊为预测变量,选取565名五、六小学生,采用问卷法搜集小学高年级父母教养方式(包括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方面)、自尊和社会创造力的相关数据,使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小学高年级在社会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适宜性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小学高年级在社会创造力适宜性上存在地区差异,农村学生的社会创造力适宜性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 2.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心理控制成分显著高于自主支持成分;在父母心理控制上,对男生的心理控制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心理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五年级学生心理控制水平显著高于六年级。在自尊上,六年级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五年级。 3.父母自主支持正向预测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心理控制负向预测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自尊正向预测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 4.自尊在父母心理控制/自主支持和社会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5.自尊在父母心理控制和社会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适宜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在自主支持和社会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自主支持和社会创造力适宜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社会创造力 父母教养方式 心理控制 自主支持 自尊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11-21
  • 1 社会创造力12-13
  • 1.1 社会创造力的界定12
  • 1.2 社会创造力的测量12-13
  • 2 父母教养方式13-15
  • 2.1 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13-14
  • 2.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14-15
  • 3 自尊15
  • 3.1 自尊的界定15
  • 3.2 自尊的测量15
  • 4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社会创造力的关系研究15-18
  • 4.1 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创造力的关系研究15-16
  • 4.2 自尊与社会创造力的关系研究16-17
  • 4.3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研究17-18
  • 5 问题提出18-21
  • 5.1 已有研究的不足18-19
  • 5.2 研究目的19-20
  • 5.3 研究问题与假设20-21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程序21-27
  • 1 研究一:问卷修订21-24
  • 1.1 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问卷的项目形成及评分方法21-22
  • 1.2 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问卷的预测及结果22-24
  • 2 研究二: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社会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24-27
  • 2.1 被试24
  • 2.2 研究工具24-26
  • 2.3 施测26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26-27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7-37
  • 1 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的特点27-29
  • 1.1 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总体特点27
  • 1.2 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的性别、地区、年级差异27-28
  • 1.3 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各维度上的性别、地区、年级差异28-29
  • 2 小学高年级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29-30
  • 2.1 小学高年级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特点29
  • 2.2 小学高年级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地区、年级差异29-30
  • 3 小学高年级自尊的特点30-31
  • 3.1 小学高年级自尊的总体特点30
  • 3.2 小学高年级自尊的性别、地区、年级差异30-31
  • 4 小学高年级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社会创造力的关系31-37
  • 4.1 小学高年级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社会创造力的相关分析31
  • 4.2 社会创造力对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回归分析31-33
  • 4.3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33-37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37-41
  • 1 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的特点37
  • 2 小学高年级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特点37-38
  • 3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和社会创造力具有预测作用38-39
  • 4 自尊是父母教养方式起作用的重要途径39
  • 5 实践意义39-40
  • 6 研究启示与反思40-41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8
  • 附录48-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0-51
  • 后记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丽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2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3 杨静;傅丽萍;;小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王忠清;解雅春;王志明;付智伟;陈素芬;张慧颖;;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现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9期

5 唐海龙;;聋人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苑光宗;唐柳;傅文青;孔明;郭玲玲;徐丽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7期

7 陈玉焕;赵倩;;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陆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6期

9 陈小琴;张进辅;;师范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10 张慧超;七十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专生情商的相关研究[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笳;胡珍玉;张文武;周东升;;民工子女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吴超;杜凌阳;傅正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16PF测试及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袁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探讨[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小静;;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影响[A];精神科护理新进展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胡洁;段西涛;林双革;;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郭辉;丁万涛;马晓韵;王雷;林春燕;;家庭心理干预对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和小学生个性的对照研究[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谢晶;;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杜文东;肖海雁;;医学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童秋萍;唐日新;罗洁琴;;初中学生心理弹性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黄小忠;应柳华;陈丹倩;诸常初;;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儿童焦虑倾向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晓琦;不当教养方式导致神经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2 刘文;论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互作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河南省心理咨询中心 秦步盘;孩子不听话怎么办?[N];河南日报;2001年

4 黄 恩 邢少红;网络成瘾 是什么困住了中学生[N];金华日报;2005年

5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赵晨滨;愤怒的三种“不良表达”[N];健康时报;2006年

6 张磊;家庭疗法拯救网瘾孩子[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本报实习生 王宏美 本报记者 邱曙东;青少年需要“良性刺激”[N];解放日报;2005年

8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赵晨滨;假期带孩子去“放松”[N];健康时报;2006年

9 杨颖 雷柳倩;基因研究发现:母爱能够改变遗传密码[N];江苏科技报;2007年

10 杨颖 雷柳倩;母爱能改变遗传密码吗?[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在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3 俞蓉蓉;反社会型人格特质的结构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4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申自力;自尊情感模型假设的检验[D];中南大学;2009年

7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贾红彬;通辽地区初中生压力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毕珊娜;4-6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与合作行为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莉莉;中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5 高红;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雪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7 石晶;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赵文;高中生学习倦怠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麻晓磊;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马慧燕;大学生完美主义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社会创造力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4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f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