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伦理建设之应然
发布时间:2021-07-03 22:52
教育伦理作为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多年来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某些研究上的不足和亟待突破的盲点。要弥补这些缺憾,使我国教育伦理建设的水平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入更高层次,教育伦理建设在审视现状的基础上,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在价值目标上,不仅要提升教育者的道德水准,而且对实现人的生命本质给予终极价值关切,既坚持主导道德的一元性,又承认多元道德取向的现实合理性;在规范建设中,不仅设定教育行为之应然,且昭示这种应然之内在依据,使教育者行为最大限度地趋于教育善的境界;在功能向度上,教育伦理既要注重贬抑教育行为之“恶”,又应竭力显扬教育行为之“善”;在研究视域上,不仅探索教育个体的致善之道,且关注社会教育伦理及社会善的实现;在实现机制上,既要构建教育伦理的外在保障体系,又应完善教育伦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全面促进教育道德进步。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切实关注和有效解决,将有利于完善和深化教育伦理理论研究,完成其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从而提升现代教育伦理建设的水准,推进教育善的本质现实化。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教育伦理的价值目标:终极价值诉求及多元价值取向
(一) 直接价值追求与终极价值诉求
1. 教育伦理的直接价值指向
2. 教育伦理的终极价值诉求
(二) 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
1. 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统一之依据
2. 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结合之现实意义
二、教育伦理的规范建设:设定应然与昭示依据
(一) 教育伦理规范建设的双重使命
1. 设定教育伦理之应然
2. 昭示教育伦理之依据
(二) 教育伦理之应然的要件
1. 形式合理性
2. 实质合理性
(三) 教育伦理之应然的依据
1. 教育伦理之应然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价值表达
2. 教育伦理之应然是教育人伦关系的本质要求
3. 教育伦理之应然是教育主体自觉的实践理性
三、教育伦理的功能向度:抑恶与扬善
(一) 教育伦理两个功能向度的依据
1. 抑恶与扬善之必要
2. 抑恶与扬善之可能
(二) 抑恶与教育伦理建设
1. 重视教育伦理的道德调控
2. 确立教育伦理底线
3. 厘定教育伦理责任
(三) 扬善与教育道德建设
1. 培养教育者的教育道德理性
2. 增进教育者的教育道德情感
3. 提高教育者的教育道德能力
四、教育伦理的研究视域:个体教育伦理与社会教育伦理
(一) 个体善走向社会善的必要性
1. 个体善走向社会善的学理依据
2. 个体善走向社会善的现实依据
(二) 个体善与个体教育伦理
1. 个体教育伦理的意义
2. 个体教育伦理的内涵
(三) 社会善与社会教育伦理
1. 社会教育伦理的意义
2. 社会教育伦理的内涵
五、教育伦理的实现机制:外在保障机制及内在动力机制
(一) 构建教育伦理的外在保障体系
1. 教育伦理学科建设
2. 教育伦理制度建设
3. 教育伦理环境建设
(二) 完善教育伦理的内在动力系统
1. 教育道德主体性
2. 教育道德激励
3. 教育良心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价值与规范之间[J]. 潘自勉. 哲学研究. 2005(01)
[2]教育道德:伦理视界中的教育善恶[J]. 张启树,张鸿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01)
[3]教育腐败与教育德性[J]. 王本陆. 现代教育论丛. 2004(05)
[4]教学伦理价值探析[J]. 周建平. 现代教育论丛. 2004(05)
[5]教育正义与教育改革的转向[J]. 金生鈜. 当代教育科学. 2004(20)
[6]教育善的维度与实现路径[J]. 刘云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5)
[7]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 吴向东. 哲学研究. 2004(08)
[8]试论教育价值判断的合理性标准[J]. 孙承毅,娄立志.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07)
[9]近10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进展[J]. 陈云奔. 上海教育科研. 2004(04)
[10]教育伦理学若干基本问题探析[J]. 彭湃.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05)
本文编号:3263508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教育伦理的价值目标:终极价值诉求及多元价值取向
(一) 直接价值追求与终极价值诉求
1. 教育伦理的直接价值指向
2. 教育伦理的终极价值诉求
(二) 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
1. 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统一之依据
2. 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结合之现实意义
二、教育伦理的规范建设:设定应然与昭示依据
(一) 教育伦理规范建设的双重使命
1. 设定教育伦理之应然
2. 昭示教育伦理之依据
(二) 教育伦理之应然的要件
1. 形式合理性
2. 实质合理性
(三) 教育伦理之应然的依据
1. 教育伦理之应然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价值表达
2. 教育伦理之应然是教育人伦关系的本质要求
3. 教育伦理之应然是教育主体自觉的实践理性
三、教育伦理的功能向度:抑恶与扬善
(一) 教育伦理两个功能向度的依据
1. 抑恶与扬善之必要
2. 抑恶与扬善之可能
(二) 抑恶与教育伦理建设
1. 重视教育伦理的道德调控
2. 确立教育伦理底线
3. 厘定教育伦理责任
(三) 扬善与教育道德建设
1. 培养教育者的教育道德理性
2. 增进教育者的教育道德情感
3. 提高教育者的教育道德能力
四、教育伦理的研究视域:个体教育伦理与社会教育伦理
(一) 个体善走向社会善的必要性
1. 个体善走向社会善的学理依据
2. 个体善走向社会善的现实依据
(二) 个体善与个体教育伦理
1. 个体教育伦理的意义
2. 个体教育伦理的内涵
(三) 社会善与社会教育伦理
1. 社会教育伦理的意义
2. 社会教育伦理的内涵
五、教育伦理的实现机制:外在保障机制及内在动力机制
(一) 构建教育伦理的外在保障体系
1. 教育伦理学科建设
2. 教育伦理制度建设
3. 教育伦理环境建设
(二) 完善教育伦理的内在动力系统
1. 教育道德主体性
2. 教育道德激励
3. 教育良心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价值与规范之间[J]. 潘自勉. 哲学研究. 2005(01)
[2]教育道德:伦理视界中的教育善恶[J]. 张启树,张鸿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01)
[3]教育腐败与教育德性[J]. 王本陆. 现代教育论丛. 2004(05)
[4]教学伦理价值探析[J]. 周建平. 现代教育论丛. 2004(05)
[5]教育正义与教育改革的转向[J]. 金生鈜. 当代教育科学. 2004(20)
[6]教育善的维度与实现路径[J]. 刘云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5)
[7]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 吴向东. 哲学研究. 2004(08)
[8]试论教育价值判断的合理性标准[J]. 孙承毅,娄立志.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07)
[9]近10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进展[J]. 陈云奔. 上海教育科研. 2004(04)
[10]教育伦理学若干基本问题探析[J]. 彭湃.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05)
本文编号:3263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635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