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技术热”背景下学习共同体的哲学反思与本真意蕴

发布时间:2021-07-14 17:31
  学习是个体构建与群体互建相融合的过程,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移动与嵌入技术的成熟增加了个体之间的交流,学习越来越情境化,越来越具有协作性。当下课堂实践中存在着技术泛化下的"表面繁荣",其实质是对技术的迷思导致的教育技术异化。只有在实践理性基础上还原技术的实践特征,在技术实践反思中既体现技术的逻辑性和工具性,又体现技术的精神性和文化性,才能自觉地反对技术异化。以技术构建真实共同体,目的是帮助学习主体更自由地释放灵性,在共同体中与其他个体真实有效互动,生成和发展真正自我。 

【文章来源】:重庆高教研究. 2020,8(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技术语境下的学习共同体及其反思
    (一)学习共同体的出场语境
    (二)当下课堂的实践反思:技术泛化下的“表面繁荣”
二、基于教育技术价值悖论的哲学意蕴探讨
三、“技术热”背景下真实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一)主体间性视域中的真实学习共同体
    (二)“技术热”条件下主体间性视阈中学习共同体的价值旨趣
        1.课堂主体多元呈现
        2.教育主体的多重互嵌式互动
        3.个体与共同体的交互式意义生成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 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张琳.  电化教育研究. 2015(10)
[2]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优化[J]. 徐蓉.  思想理论教育. 2014(05)
[3]学习共同体内涵重审:课程教学的视域[J]. 卢强.  远程教育杂志. 2013(03)
[4]内在超越:杜威教育思想独特的民主维度[J]. 涂诗万.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03)
[5]马克思技术与人性思想解读[J]. 王伯鲁.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2)
[6]生活世界视域中的现代技术——一个本体论的理解[J]. 高兆明.  哲学研究. 2007(11)
[7]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J]. 郑葳,李芒.  全球教育展望. 2007(04)

硕士论文
[1]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探赜[D]. 刘越.大连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4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84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