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关于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是对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进行的实证研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在职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对教学设计职业的认同现状,其中相关专业学生包括具有教学设计实习经历的学生和无教学设计实习经历的学生。笔者在调查与访谈得到数据的基础上,对比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的总体现状以及各分维度现状,分析个体特征变量对教学设计职业认同的影响,找出与教学设计职业认同显著相关的因素。笔者通过对E-learning服务公司管理层以及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的深度访谈,得出国内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的角色,从业所需技能,招聘时所考察的要点,工作的一般流程以及工作中的培训问题等几个方面的现状。本研究共分为5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本章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界定相关概念。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本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教学设计人员的相关研究,其次阐述了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为下文的研究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研究思路与设计。本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界定了研究预计解决的问题进行界定,简述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工具与数据分析工具。 第四部分: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现状与分析。本章分别对在职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的教学设计职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首先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如:性别、年龄、所学专业、工作/学校所在地区等;然后分别从职业情感、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职业技能、职业意志和职业期望六个维度考察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现状。对在职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职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对自己的职业基本认同,在分维度中,职业认识与职业期望平均分最高,职业价值最低;分析个体特征变量对职业认同程度影响时发现,在是否担任项目经理,工龄和工作地区这些因素上,在职人员的职业认同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在员工培训上的支持力度对在职人员的职业认同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公司对员工培训支持度越高,员工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相关专业学生教学设计职业认同度较高,其中职业认识水平最高,职业技能水平最低;分析个体特征变量对职业认同程度影响时发现,是否具有教学设计实习经历、性别因素上,相关专业学生教学设计的职业认同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区学生的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除北上广外的其他地区的学生的教学设计职业认同水平最高,经过LSD多重比较发现,除北上广外的其他地区与北京地区的职业认同水平明显高于上海与广州地区。笔者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从社会、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归纳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提升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的建议与思考。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现状进行反思,从社会、公司、个人以及高校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E-learning行业 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 职业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0-057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一、 绪论11-17
- (一) 研究背景11-14
- (二) 选题的意义14-15
- 1. 理论价值14-15
- 2. 现实意义15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7
- 1. E-learning 教学设计人员15-16
- 2. 职业认同16-17
- 二、 文献综述17-24
- (一) 教学设计人员的研究17-22
- 1. 国内17-20
- 2. 国外20-22
- (二) 职业认同的研究22-24
- 1. 职业认同含义及构成要素22-23
- 2. 关于职业认同获得及影响因素的研究23
- 3. 职业认同与激励因素的关系23-24
- 三、 研究思路与设计24-30
- (一)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24-25
-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25-26
- (三) 研究工具和数据分析工具26-30
- 1. 研究工具26-30
- 2. 数据分析工具30
- 四、 E-learning 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现状与分析30-68
- (一) 在职 E-learning 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现状30-42
-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30-37
- 2. 调查结果与分析37-41
- 3. 基本结论41-42
- (二) 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的教学设计职业认同现状与分析42-53
-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42-47
- 2. 调查结果分析47-52
- 3. 基本结论52-53
- (三) 在职人员与在校学生教学设计职业认同总体现状对比53
- (四) 对教学设计的看法53-62
- 1. 教学设计人员的角色53-54
- 2. 教学设计人员的技能54-58
- 3. 教学设计人员一般工作流程58-61
- 4. 教学设计人员的培养方案与培训61-62
- (五) 教学设计职业认同存在问题及归因62-68
- 1. 社会因素63-64
- 2. 公司环境因素64-65
- 3. 个人因素65-68
- 五、 提升 E-learning 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的建议与思考68-71
- (一)发挥社会的引导作用68
- (二)发挥 E-learning 教学设计人员自身的核心作用68-69
- 1. 增加自身的职业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68-69
- 2. 在工作中找到价值和乐趣69
- 3. 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69
- (三)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69-70
- 1.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找准市场定位,开展专业化服务69-70
- 2. 实施民主化的人性管理,为教学设计人员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70
- 3. 加快建立科学可行的培训体系和教学设计岗位进阶制度70
- (四)发挥高校的基础作用70-71
- 1. 高校应尽快出台教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70
- 2. 积极宣传和推广教学设计职业,加强与企业合作交流70-71
- 研究反思71-72
- 参考文献72-74
- 附录 1 问卷74-83
- 附录 2 访谈提纲与记录83-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莹;陈吉利;;认知负荷理论在E-learning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8期
2 万菲;瞿X;;认知负荷理论在E-learning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11期
3 任艳;陈佳丽;;浅谈e-Learning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3期
4 Badrul H.Khan,薛二勇,盛群力;E-Learning 3P模型:人-过程-结果的交互体[J];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03期
5 陈于宁;袁丹丹;;E-Learning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求[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年01期
6 姜智;;E-learning环境下的差异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7 毛向辉;教学设计E-Learning成功保证[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6期
8 郑彬;盛群力;;网络课程及其有效设计的六项原则——e-learning国际著名专家克拉克与梅耶的观点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03期
9 梅文;E-learning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年04期
10 邱胜桦,王晶,黄飞燕;基于校园网的E-learning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初探[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焕东;余先川;罗烨;;E-Learning信息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刘端海;;浅谈目标教学的教学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施锦美;沈俊高;;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巧、新、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4 施锦美;沈俊高;;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巧、新、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岳桦;;教学设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岳翠贞;;“掷点写数”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戴峰;;从混沌学的角度看教学设计的新发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邬建忠;;浅谈制图课堂教学设计[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田晓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的教学设计[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韦宇哲;;优化教学设计,构筑实效性的数学课堂[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燕铃;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N];学知报;2010年
2 山东菏泽第一中学 曲慧;“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延安市北关小学 涂姣玉;教学设计: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N];延安日报;2007年
4 广东潮州市湘桥区昌黎路小学 钱瑞扬;《网上“导游”》教学设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易进;教学设计不能用简单逻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季林波;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益[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山东省菏泽市教学研究室 吕富蕾 山东省菏泽一中分校 曲慧;我们还可以更美[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 孙英俊 杭州市闲林中心小学 胡少亭;体育教学设计的“四要素”[N];中国体育报;2007年
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 陈凌云;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中易忽视的问题[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10 北京市延庆县教科研中心 赵方红;改革教案,功夫下在创新教学设计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孟冬梅;英语课堂动机激励教学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兴辉;成人自导学习与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晓强;E-Learning知识共享与适应性应用环境研究[D];东华大学;2003年
6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强;基于样式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关于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王洪涛;面向教与学过程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系统架构设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汲业;e-Learning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蓝国铧;市民E-Learning在线学习平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邱奉萍;e-Learning在完善江西广告行业培训中的运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史晓艳;E-learning系统数据仓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任宇;E-Learning个性化系统的推荐策略研究——来自电子商务推荐系统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欣娜;网络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空间[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敏;基于协同过滤技术的E-learning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费奎明;基于E-learning平台的教学资源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E-learning教学设计人员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8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