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城市教育空间的生产与消费

发布时间:2021-08-20 02:14
  伴随门禁解除,学校空间多功能性快速发展,成长为特殊且重要的消费品。以宁波近代教会学校、现代高教园区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案例空间生产与空间消费实践,诠释教育空间生产过程、为何能被消费及主要消费方式。研究发现:(1)作为现代高等教育早期雏形抑或现代大学园区,既承担人口素质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功能,又维系城市发展的人才驱动,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体的知识生产功能始终是城市教育空间的基石与主轴;(2)城市、社区、家庭参与学校管理与发展的逻辑在于:家庭期冀子女获得品牌教育资源机会形成人力资源累积途径传承或创造家族价值,城市政府将土地与货币等注入高校促成高校生产创新人才供给企业保障城市活力,催化城市群集各种风险性与创造性资本孕育新经济,继而触媒城市(企业密集区)—高校(园区)—(家庭)社区的联动,催生城市教育空间从物理空间转向社会知识空间消费。(3)城市教育空间消费方式繁杂,归根结底是受人力资本生产主导的空间塑造和空间消费,生产或消费贯穿于每个家庭的生活、生产、休闲;教育空间的生产与消费,既源于与教育有关生产要素聚集于城市特殊区位,又因教育空间的生产过程深受社会互动影响,并与城市发展阶段的经...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42(06)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城市教育空间的生产与消费


宁波教会教育空间生产与消费逻辑

逻辑图,教育空间,高等教育,内核


以高等教育为内核的教育空间生产与消费逻辑

逻辑图,教育空间,利益相关者,逻辑


以现代大学或大学园区为核心的教育场所与城市之间互动,已经学会了如何适应城市用户群并从中受益,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仍未解决。例如,在城市内部尚未形成适宜大学生社群的校园、宿舍、文化设施和户外集会场地等,以及与学生社群身体分离的城市专门设施。同时,伴随国际留学生的快速增长,城市本土文化如何与国际学生社群和谐相处,相关“制度化”建设并未得到公众支持。但是,这并不影响成功的城市与高效率大学教育空间的生产与消费,尤其是大学成为城市企业创新、城市政府决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往往能捕捉“学生社群—大学—政府”互动过程中知识溢出,创造就业与社会进步。第一,教育空间生产过程承载着教育社会关系的生产,能够满足人类对人才的物质需求和文化地标等心理需求,教育空间的消费刺激了人类将两者向着更完善、更符合人们需求的城市社会功能及城市游憩与科创空间有机结合的方向推进。一些有历史、环境优美以及有特殊文化意蕴的教育场所成为教育空间消费对象。教育空间的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归根结底受教育空间生产塑造的过程及其物理空间影响,无论是生产塑造还是消费都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休闲等日常活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推动宁波高等教育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J]. 董刚,秦磊.  宁波通讯. 2019(11)
[2]论教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J]. 田晓伟.  教育研究. 2014(05)
[3]论学校空间的构成及其生产[J]. 苏尚锋.  教育研究. 2012(02)
[4]教会教育与近代宁波社会[J]. 陈君静,吴莉.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5)
[5]双重动力机制下的大学空间——我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的空间生产与空间形制[J]. 魏皓严,郑曦.  城市建筑. 2010(03)
[6]行动研究的三重意涵与学校空间生产[J]. 苏尚锋.  教育学报. 2009(04)
[7]学校空间与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再生产[J]. 石艳.  当代教育科学. 2007(15)
[8]宁波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创新现象”[J]. 黎琳,温松岩.  中国高教研究. 2003(09)
[9]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 王铭铭.  社会学研究. 1999(06)

硕士论文
[1]教会学校与近代宁波教育研究[D]. 吕莹.宁波大学 2009
[2]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余斌.厦门大学 2006
[3]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与区域联动研究[D]. 王成超.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52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52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8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