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克莱因理论的留守儿童孤独心理分析及教育策略
发布时间:2021-08-30 04:48
基于克莱因理论的视角,从她的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以及忧郁心理位置理论为基点,以及她关于孤独心理根源的思考,分析留守儿童孤独心理产生的缘由,分别是偏执的不安全感、认知自我的迷茫、偏执与忧郁焦虑的永恒性、内在好客体的失落、理想化自体客体的陨落、严苛的超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寻求安全感替代品、了解未知自己、递进式交往、提升自我价值、缩短现实与理想差距,以及弱化严苛超我功能的教育策略。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0,(4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克莱因理论的核心思想
(一)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
(二)忧郁心理位置
二、根植于克莱因理论的留守儿童孤独心理的诠释
(一)偏执的不安全感
(二)认知自我的迷茫
(三)偏执与忧郁焦虑的永恒性
(四)内在好客体的失落
(五)理想化自体和客体的陨落
(六)严苛的超我
三、留守儿童孤独心理的教育策略
(一)寻求安全感替代品
(二)了解未知的自己
(三)递进式的人际交往
(四)提升自我价值
(五)缩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六)弱化严苛超我功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关爱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希望的作用[J]. 范兴华,何苗,陈锋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本文编号:3372097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0,(4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克莱因理论的核心思想
(一)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
(二)忧郁心理位置
二、根植于克莱因理论的留守儿童孤独心理的诠释
(一)偏执的不安全感
(二)认知自我的迷茫
(三)偏执与忧郁焦虑的永恒性
(四)内在好客体的失落
(五)理想化自体和客体的陨落
(六)严苛的超我
三、留守儿童孤独心理的教育策略
(一)寻求安全感替代品
(二)了解未知的自己
(三)递进式的人际交往
(四)提升自我价值
(五)缩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六)弱化严苛超我功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关爱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希望的作用[J]. 范兴华,何苗,陈锋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本文编号:3372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720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