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21:03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界出现了革命性的教育方式即微课程。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实验操作等知识提炼出来,单独做成一个以微视频为主的、导学案为引导的微课程。在正式上课之前,由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笔者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自己对上海市《科学》(牛津版)教材知识点的梳理,将适合的内容做成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和认知规律的微课程,从而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笔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研究并在自己任教的私立中学选取了初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实施相关的教学实验。在对照班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动学习)进行实验;而在实验班中,则使用微课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然后根据学业考试卷和调查问卷对其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微课程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初中科学学习成绩。笔者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19软件对学生在教学实验前后的考试成绩做了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比对照班学生有了显著的提升。2.微课程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善和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比较显著...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1.1.2 时代发展的要求
1.1.3 教学的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微课程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微课
2.1.2 微视频
2.1.3 微课程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个性化学习理论
2.2.2 非正式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微型学习理论
第3章 课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初中科学教师微课程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3.2 初中学生应用微课程学习科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4章 初中科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4.1 微课程的设计
4.2 微课程的制作
4.2.1 微课程视频制作原则
4.2.2 PPT制作微课程视频
4.2.3 用手机拍摄录像
4.2.4 用CamtasiaStudio编辑微课程视频
第5章 初中科学教学微课程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
5.1 初中科学教学微课程的应用
5.1.1 梳理并确定适合做成微课程的主题
5.1.2 根据梳理制作微课程的应用案例
5.2 初中科学微课程有效性研究
5.2.1 基于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
5.2.2 初中科学微课程有效性研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微课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调研(教师卷)
附录2 微课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调研(学生卷)
附录3 七年级科学考试(前测)
附录4 七年级科学考试(后测)
附录5 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前测)
附录6 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后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ooc环境下Android微课程设计与思考[J]. 谷瑞,张书锋. 教育现代化. 2016(09)
[2]“互联网+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小熊学地理”系列微课为例[J]. 孙琳,陈成忠.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6(02)
[3]课堂教学有效性论纲[J]. 朱德全,李鹏. 教育研究. 2015(10)
[4]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发展趋势[J]. 曹培杰,马晓强.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04)
[5]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 焦建利.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24)
[6]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的发展与应用[J]. 葛秀丽,陶瑞雪. 青年与社会. 2014 (03)
[7]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 金陵.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0)
[8]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J]. 邓彤,王荣生. 课程.教材.教法. 2013(09)
[9]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黎加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
[10]翻转课堂变革[J]. 张渝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10)
硕士论文
[1]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类微课程设计实践[D]. 李永超.中央民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06408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1.1.2 时代发展的要求
1.1.3 教学的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微课程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微课
2.1.2 微视频
2.1.3 微课程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个性化学习理论
2.2.2 非正式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微型学习理论
第3章 课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初中科学教师微课程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3.2 初中学生应用微课程学习科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4章 初中科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4.1 微课程的设计
4.2 微课程的制作
4.2.1 微课程视频制作原则
4.2.2 PPT制作微课程视频
4.2.3 用手机拍摄录像
4.2.4 用CamtasiaStudio编辑微课程视频
第5章 初中科学教学微课程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
5.1 初中科学教学微课程的应用
5.1.1 梳理并确定适合做成微课程的主题
5.1.2 根据梳理制作微课程的应用案例
5.2 初中科学微课程有效性研究
5.2.1 基于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
5.2.2 初中科学微课程有效性研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微课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调研(教师卷)
附录2 微课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调研(学生卷)
附录3 七年级科学考试(前测)
附录4 七年级科学考试(后测)
附录5 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前测)
附录6 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后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ooc环境下Android微课程设计与思考[J]. 谷瑞,张书锋. 教育现代化. 2016(09)
[2]“互联网+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小熊学地理”系列微课为例[J]. 孙琳,陈成忠.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6(02)
[3]课堂教学有效性论纲[J]. 朱德全,李鹏. 教育研究. 2015(10)
[4]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发展趋势[J]. 曹培杰,马晓强.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04)
[5]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 焦建利.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24)
[6]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的发展与应用[J]. 葛秀丽,陶瑞雪. 青年与社会. 2014 (03)
[7]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 金陵.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0)
[8]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J]. 邓彤,王荣生. 课程.教材.教法. 2013(09)
[9]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黎加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
[10]翻转课堂变革[J]. 张渝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10)
硕士论文
[1]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类微课程设计实践[D]. 李永超.中央民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06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4064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