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抗逆力与留守儿童的教育获得——基于7
发布时间:2021-11-15 02:54
利用2014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课题组"在7省(自治区)开展的农村中小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文章考察了社会资本对留守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抗逆力在多个维度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学业努力程度,但未对其教育期望和辍学意愿产生直接影响;抗逆力同时在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学校社会资本和朋辈社会资本对教育获得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较高的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学校社会资本和朋辈社会资本有助于提升留守儿童的抗逆力程度,间接影响其学业努力程度;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正面效应,其中学校社会资本和朋辈社会资本具备互补作用,前者是留守儿童学业努力、辍学意愿的保护因素,后者是教育期望的保护因素。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社会资本、抗逆力和教育获得的假设模型
分析后的路径图及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尽管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学校社会资本和朋辈社会资本均对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四种因素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获得的作用机制却不尽相同。第一,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努力程度而言,具备较强抗逆力的留守儿童更倾向于在学业中投入更多精力(Beta=0.247,P<0.001),与此同时,具备较高学校社会资本的留守儿童的学业努力程度也越高(Beta=0.115,P<0.05)。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和同辈社会资本对留守儿童学业努力的直接效应并不显著,但这三种因素均通过抗逆力的中介作用对学业努力程度施加了间接影响,亦即,较高程度的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和同辈社会资本先增强了儿童的抗逆力(Beta=0.160,0.241,0.106,P<0.01),然后促进了儿童的学业努力程度,这三种因素对留守儿童学业努力程度的间接影响分别为0.040、0.060和0.0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背景、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J]. 肖日葵. 教育学术月刊. 2016(02)
[2]父母教育期望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基于同祖两孙之家的案例比较研究[J]. 王晖,戚务念. 教育学术月刊. 2014(12)
[3]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J]. 李春玲. 社会学研究. 2014(02)
[4]中国社会转型期一道殷红的伤口——从城市中心主义透视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根源[J]. 钱洁. 教育科学研究. 2013(04)
[5]社会资本与教育获得——网络资源与社会闭合的视角[J]. 赵延东,洪岩璧. 社会学研究. 2012(05)
[6]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亲子分离具体化的实证研究[J]. 唐有财,符平. 人口学刊. 2011(05)
[7]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J]. 江立华. 江海学刊. 2011(04)
[8]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J]. 陈在余. 中国人口科学. 2009(05)
[9]父母外出与农村留守子女的学习表现——来自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调查[J]. 陈欣欣,张林秀,罗斯高,史耀疆. 中国人口科学. 2009(05)
[10]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 中国教育学刊. 2007(06)
本文编号:3495884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社会资本、抗逆力和教育获得的假设模型
分析后的路径图及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尽管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学校社会资本和朋辈社会资本均对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四种因素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获得的作用机制却不尽相同。第一,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努力程度而言,具备较强抗逆力的留守儿童更倾向于在学业中投入更多精力(Beta=0.247,P<0.001),与此同时,具备较高学校社会资本的留守儿童的学业努力程度也越高(Beta=0.115,P<0.05)。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和同辈社会资本对留守儿童学业努力的直接效应并不显著,但这三种因素均通过抗逆力的中介作用对学业努力程度施加了间接影响,亦即,较高程度的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和同辈社会资本先增强了儿童的抗逆力(Beta=0.160,0.241,0.106,P<0.01),然后促进了儿童的学业努力程度,这三种因素对留守儿童学业努力程度的间接影响分别为0.040、0.060和0.0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背景、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J]. 肖日葵. 教育学术月刊. 2016(02)
[2]父母教育期望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基于同祖两孙之家的案例比较研究[J]. 王晖,戚务念. 教育学术月刊. 2014(12)
[3]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J]. 李春玲. 社会学研究. 2014(02)
[4]中国社会转型期一道殷红的伤口——从城市中心主义透视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根源[J]. 钱洁. 教育科学研究. 2013(04)
[5]社会资本与教育获得——网络资源与社会闭合的视角[J]. 赵延东,洪岩璧. 社会学研究. 2012(05)
[6]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亲子分离具体化的实证研究[J]. 唐有财,符平. 人口学刊. 2011(05)
[7]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J]. 江立华. 江海学刊. 2011(04)
[8]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J]. 陈在余. 中国人口科学. 2009(05)
[9]父母外出与农村留守子女的学习表现——来自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调查[J]. 陈欣欣,张林秀,罗斯高,史耀疆. 中国人口科学. 2009(05)
[10]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 中国教育学刊. 2007(06)
本文编号:3495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4958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