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介入与治理
发布时间:2021-12-12 04:55
随着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心理品质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重视,希望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解决该群体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之能够高效学习、幸福生活、积极工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工作者也借助了大量心理治疗和咨询手段开展心理工作,但都收效甚微,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即便能够暂时缓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其再次面临刺激时,就会出现新的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选择新的切入点,开展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有必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介入,将其中优秀精神成果与该群体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对接",让"兼爱非攻"、"仁爱天下"、"修身养性"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助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便拔除其内心深处的症结,使心灵能量得到真正提升,在面对新的逆境和挫折时,可以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智慧、大境界加以应对。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维度及对心理的触及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
(三)传统文化蕴含的心理教育资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健康心理教育资源的联结
(二)文化与心理的关系解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积极心理的影响机制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结
三、当代大学生常见不良心理解读
(一)自卑心理严重
(二)人际交往困难
(三)自我意识较强
(四)就业心理隐忧
四、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与融合
(一)文化融合
(二)儒道融合
(三)身心融合
(四)安危融合
五、结束语
本文编号:3536043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维度及对心理的触及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
(三)传统文化蕴含的心理教育资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健康心理教育资源的联结
(二)文化与心理的关系解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积极心理的影响机制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结
三、当代大学生常见不良心理解读
(一)自卑心理严重
(二)人际交往困难
(三)自我意识较强
(四)就业心理隐忧
四、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与融合
(一)文化融合
(二)儒道融合
(三)身心融合
(四)安危融合
五、结束语
本文编号:3536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5360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