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农村留守中学生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12:03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中学生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腾飞的今天,留守中学生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青春期的留守中学生,身体和思维都处在“黄金生长时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引发的各种问题在这一特殊群体中显得尤为突出,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留守中学生问题,一个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呼吁社会合力对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使其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生活的困扰,茁壮成长。 本文通过对留守中学生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呼吁社会各界合力为留守中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第一部分:对论题的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进行概述,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对留守中学生的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现存的监护类型,总结出各种监护类型对留守中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第三部分:通过参与性观察法和深入调查法对留守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三方面的现状进行总结概括,分析出当前留守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和详实的案例对留守中学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归纳出三个主要方面:1、家庭2、学校3、社会。 第五部分:从产生问题的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呼吁齐心协力使留守中学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留守中学生是踏在未成年尾巴上的旅人,处于人生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他们作为中国即将长期存在的特殊群体,是家庭、社会、中国乃至民族的未来。留守中学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大规模的留守中学生培养教育问题也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难题。研究留守中学生,从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措施,帮助他们共度难关,使他们真正的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感恩生活、享受生活。同时也使他们的父母感受到来自社会的诚挚关怀,毫无后顾之忧的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自己的家庭创造财富。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担负着祖国兴旺发达的重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关注留守中学生,就是关注祖国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留守中学生 原因 责任 社会合力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8
  • 一、 选题缘起10
  • 二、 现实意义10-11
  • (一) 研究农村留守中学生,有利于其健康成长10-11
  • (二) 研究农村留守中学生,有利于社会真情体现11
  • (三) 研究农村留守中学生,有利于我国长远发展11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一)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监护类型及其影响12-13
  • (二)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中学生的产生的影响13-14
  • (三) 农村留守中学生形成的原因14
  • (四) 解决留守中学生问题的建议和对策14-15
  • 四、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五、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6-18
  • 第一章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概念界定及监护类型18-22
  • 一、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概念界定18
  • (一) 农村留守群体的概念18
  • (二) 留守中学生的年龄段界定18
  • 二、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监护类型18-22
  • (一) 单亲监护18-19
  • (二) 隔代监护19-20
  • (三) 上代监护20-21
  • (四) 自我监护21-22
  • 第二章 农村留守中学生现状22-30
  • 一、 留守中学生的生活方面22-24
  • (一) 饮食起居22
  • (二) 疾病医疗22-23
  • (三) 劳动负担23
  • (四) 经济自理23-24
  • (五) 安全方面24
  • 二、 留守中学生的学习方面24-26
  • (一)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24-25
  • (二) 学习动机不明确25
  • (三) 学习监督与辅导25-26
  • 三、 留守中学生的心理方面26-30
  • (一) 自卑26
  • (二) 叛逆26-27
  • (三) 怨恨27
  • (四) 渴望亲情27-30
  • 第三章 农村留守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30-36
  • 一、 家庭30-31
  • (一) 父母外出务工,造成家庭功能的弱化30
  • (二) 临时监护人对留守中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30-31
  • 二、 学校31-32
  • (一) 投入的特殊关注不够31
  • (二)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31-32
  • (三) 与农村留守初中生不相适宜教材体系32
  • (四) 校园文化不佳32
  • 三、 社会32-36
  • (一) 城乡二元结构与户籍制度32-33
  • (二) 人多地少与城乡差距33
  • (三) 政府监管职能不到位33-36
  • 第四章 农村留守中学生问题对策研究36-44
  • 一、 家庭方面36-37
  • (一) 外出务工前,做好沟通工作36
  • (二) 外出务工后,责任谨记于心36-37
  • 二、 学校方面37-40
  • (一) 借鉴“南风效应”,突出亲情管理模式37
  • (二) 处处留心,建立留守学生档案37-38
  • (三) 开展家长教育,更新教育理念38
  • (四) 课程设置多样性,突出实用性38-39
  • (五) 成立心理咨询机构,疏导不良情绪39
  • (六)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留守中学生不再孤单39-40
  • 三、 社会方面40-44
  • (一) 打破二元城乡体制的束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问题40
  • (二) 政府加大教育投资,建立寄宿制学校40-41
  • (三) 控制舆论导向,弘扬传统美德41
  • (四) 开展互助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41-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附录50-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李海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沧桑;2011年01期

4 倪春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短缺之调查与思考——以苏北泗洪县为中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张娜;;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农村留守幼儿问题[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O@连涛;郭聪;;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7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9 佘凌;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学研究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志强;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群峰;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赵艳杰;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中学生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59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