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3 21:51
  作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之一的利他行为,长期以来都是研究者的关注点。随着网络使用频繁的不断提高,利他行为已延伸到网络空间。作为互联网原住民,“95后”的大学生是网民中最集中的群体,同时也是形成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探讨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对高等学校教育和对其自身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着手,探究两者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挑选两所高校的全日制95后大学生共计939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其特征,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和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自尊在网络利他行为上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自尊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并且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温暖理解因子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因子和自尊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上存在...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利他行为概述及相关研究
        2.1.1 利他行为的概念
        2.1.2 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2.2 网络利他行为概述及相关研究
        2.2.1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
        2.2.2 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行为的异同
        2.2.3 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2.3 自尊的研究
        2.3.1 自尊的概念
        2.3.2 自尊的相关研究
        2.3.3 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2.4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2.4.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2.4.2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2.4.3 父母教养方式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3 问题提出
    3.1 研究背景和研究假设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3 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
5 研究结果
    5.1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描述统计分析
    5.2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5.3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5.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5.5 自尊的中介效应检验
    5.6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交互作用检验
    5.7 自尊的有调节的中介检验
6 分析与讨论
    6.1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讨论
    6.2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三者的关系分析
    6.3 研究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共情、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蒋怀滨,郑婉丽,马松,肖威龙,张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2]家庭功能对大学生网络利他的影响:感戴的中介作用[J]. 蒋怀滨,林良章,马松,张晓婷,陈杰婷,陈琳美,张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志愿者利他行为的关系——前瞻性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樊斌,卢宁.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4]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丛文君.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5]大学生移情能力、利他行为及其相关研究[J]. 付琪琳.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1)
[6]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J]. 郑显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1)
[7]乐观人格、焦虑、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的结构模型[J]. 郑显亮.  中国特殊教育. 2012(11)
[8]“利他”的文化渊源及其概念界定[J]. 周纯.  东疆学刊. 2012(04)
[9]大学生特质移情与网络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J]. 赵欢欢,张和云,刘勤学,王福兴,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5)
[10]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通情的中介作用[J]. 郑显亮,张婷,袁浅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4)

博士论文
[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编制与多层线性分析[D]. 郑显亮.上海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留守初中生自尊和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 毕玉.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2]大学生内隐、外显网络利他行为特点及其与大五人格、道德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 黄雪珂.郑州大学 2015
[3]特质移情和同情情绪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D]. 岳玉洁.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徐庆春.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复杂网络上利他行为的产生规律及演化过程研究[D]. 邹蕴.吉林大学 2014
[6]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宽恕的关系研究[D]. 孟欢欢.河北师范大学 2014
[7]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网络自我效能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D]. 陶威.福建师范大学 2013
[8]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 张宁.河南大学 2012
[9]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 陈晨.西南大学 2012
[10]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吴小琴.陕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41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641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