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儿童心灵世界的主观逻辑

发布时间:2022-02-26 10:02
  儿童的心灵一直是教育研究的主题。从描述现象学来看,儿童的心灵是超越于经验、文化、心理的智慧、内在精神、天性或自然;从发生现象学来看,它似乎是神秘的"黑匣子",只能通过形而上学的方式把握其纯粹意识、先天能力,具有自主的、无限的、创造性的主观逻辑。儿童心灵的主观逻辑具有内在超越性、整体性、原初性、直观性、明证性和奠基性,是面对、回到儿童的纯意识领域,显现儿童心灵的先验主体性、积极意向性和创构性。它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内时间意识、自我建构和意义表达。三者分别揭示了儿童心灵世界永远的当下显现、在纯意识中显现自我、意义表述或心灵的再发现。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何谓儿童的心灵
二、打开儿童的心灵“黑匣子”
三、回归儿童的“主观逻辑”
    (一)主观逻辑及其教育学意义
    (二)回归儿童主观逻辑的探索
四、探寻儿童心灵之时间、自我和语言的逻辑
    (一)儿童内在时间意识的澄明
    (二)儿童自我建构的透视
    (三)儿童语言意义的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失的永恒与瞬间之力量——读德勒兹的《尼采与哲学》[J]. 尚杰.  世界哲学. 2016(03)
[2]胡塞尔时间意识结构的神经现象学重释[J]. 陈巍,李恒威.  哲学动态. 2014(09)
[3]儿童本位:从现代教育的原则到理想社会的生成[J]. 刘晓东.  全球教育展望. 2014(05)
[4]儿童精神发生学对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的影响[J]. 刘晓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5]美国哲学家加雷斯·皮·马修斯的儿童哲学研究[J]. 刘晓东.  外国教育研究. 1995(05)



本文编号:3644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644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c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