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校园暴力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校园暴力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的一切蓄意对财产、身心造成伤害或威胁的行为,,包括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而应对方式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具体方式,探讨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不仅能提高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校园暴力的理解与预防,也能丰富中学生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心理学理论。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验证了青少年身体暴力问卷、青少年心理暴力问卷、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接着考察了515名中学生的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现状特点,分析其身体暴力、心理暴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之后运用实验法进一步考察了中学生身体暴力、心理暴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身体暴力问卷、青少年心理暴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 2)中学生的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的卷入程度均处于中下等水平; 3)年级上,初三同学更多卷入肢体暴力、欺负、工具暴力、身体暴力、言语侵犯事件,初二同学更多卷入肢体暴力、欺负、工具暴力、性侵犯、身体暴力、压力营造、言语侵犯、心理暴力事件,高三同学更多卷入肢体暴力、言语侵犯、心理暴力事件; 4)性别上,男生更多卷入肢体暴力、欺负、工具暴力、身体暴力、人际攻击、网络暴力、压力营造、言语侵犯、心理暴力事件; 5)独生与否上,独生子女更多卷入肢体暴力、欺负、性侵犯、身体暴力; 6)学习成绩上,中、差学习成绩同学更多卷入肢体暴力、欺负、身体暴力、言语侵犯、心理暴力事件,学习成绩优的同学更少卷入性侵犯事件; 7)应对方式上,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的高卷入者更倾向于使用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而更少采用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 8)中学生身体暴力、心理暴力均与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对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9)问题解决与身体暴力总分、肢体暴力、性侵犯、心理暴力总分、言语侵犯可能存在直接关系(具体表现为问题解决高分者在五者上得分更低);发泄情绪与性侵犯、心理暴力总分、人际攻击、言语侵犯可能存在直接关系(具体表现为发泄情绪者在四者上得分更高)。 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初步分析了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并探讨了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对进一步研究和全面认识、预防中学生校园暴力,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等均具有奠基作用。
【关键词】:身体暴力 心理暴力 校园暴力 应对方式 中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引言11-13
- 2 文献综述13-23
- 2.1 校园暴力的研究概述13-15
- 2.1.1 校园暴力的概念13-14
- 2.1.2 校园暴力的结构14
- 2.1.3 校园暴力的研究方法14-15
- 2.2 应对方式的研究概述15-16
- 2.2.1 应对方式的概念15
- 2.2.2 应对方式的结构15-16
- 2.3 校园暴力与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16-20
- 2.3.1 校园暴力的研究现状16-18
- 2.3.2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18-19
- 2.3.3 身体暴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19-20
- 2.3.4 心理暴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20
- 2.4 小结20-23
- 3 研究设计23-25
- 3.1 研究内容23
- 3.2 被试与取样23
- 3.3 研究方法23
- 3.4 研究步骤23-25
- 4 青少年校园暴力问卷、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验证25-33
- 4.1 研究目的25
- 4.2 研究方法25
- 4.2.1 被试25
- 4.2.2 工具25
- 4.2.3 统计处理25
- 4.3 结果与分析25-31
- 4.3.1 青少年身体暴力问卷的验证25-27
- 4.3.2 青少年心理暴力问卷的验证27-29
- 4.3.3 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验证29-31
- 4.4 讨论31-32
- 4.4.1 青少年身体暴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31
- 4.4.2 青少年心理暴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31-32
- 4.4.3 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32
- 4.5 小结32-33
- 5 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特点33-51
- 5.1 研究目的33
- 5.2 研究方法33-34
- 5.2.1 被试33
- 5.2.2 工具33-34
- 5.2.3 统计处理34
- 5.3 结果与分析34-48
- 5.3.1 中学生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的描述性统计结果34-35
- 5.3.2 中学生身体暴力的多因素方差分析35-38
- 5.3.3 中学生心理暴力的多因素方差分析38-42
- 5.3.4 中学生身体暴力高低分组上应对方式的特点42-45
- 5.3.5 中学生心理暴力高低分组上应对方式的特点45-48
- 5.4 讨论48-50
- 5.4.1 中学生身体暴力的特点48-49
- 5.4.2 中学生心理暴力的特点49-50
- 5.5 小结50-51
- 6 中学生校园暴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51-57
- 6.1 研究目的51
- 6.2 研究方法51
- 6.2.1 被试51
- 6.2.2 工具51
- 6.2.3 统计处理51
- 6.3 结果与分析51-54
- 6.3.1 中学生身体暴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51-52
- 6.3.2 中学生心理暴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52-53
- 6.3.3 中学生应对方式对身体暴力的回归分析53
- 6.3.4 中学生应对方式对心理暴力的回归分析53-54
- 6.4 讨论54-55
- 6.4.1 身体暴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54
- 6.4.2 心理暴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54-55
- 6.5 小结55-57
- 7 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实验研究57-61
- 7.1 实验目的57
- 7.2 实验设计57
- 7.3 研究方法57-58
- 7.3.1 被试57
- 7.3.2 工具57
- 7.3.3 实验程序57-58
- 7.4 结果与分析58-60
- 7.4.1 问题解决高低分组的身体暴力差异58
- 7.4.2 发泄情绪高低分组的身体暴力差异58-59
- 7.4.3 问题解决高低分组的心理暴力差异59
- 7.4.4 发泄情绪高低分组的心理暴力差异59-60
- 7.5 讨论60
- 7.6 小结60-61
- 8 总的讨论61-65
- 8.1 青少年校园暴力问卷、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验证61
- 8.2 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特点61-62
- 8.2.1 中学生身体暴力的特点61-62
- 8.2.2 中学生心理暴力的特点62
- 8.3 中学生校园暴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62-63
- 8.4 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实验研究63
- 8.5 研究创新之处63
- 8.6 不足与设想63-65
- 9 总的结论65-67
- 致谢67-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73-76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73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73
- C 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73-75
- D 青少年身体暴力问卷75
- E 青少年心理暴力问卷75-76
- F 实验材料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李雷雷;汪洋;王宏;徐鸣明;;重庆市中学生抑郁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3 李雷雷;王宏;汪洋;;重庆市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1期
4 许明玲;;日本校园暴力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7期
5 管晓静;论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家庭防控措施[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5期
6 刘冬梅,马兵;聚焦校园暴力[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1期
7 戴利尔,戴宜生;美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4期
8 曾凡敏;;藏族中学生应付方式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9 王玲;王丹;;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10 王福显;保障小学生心理安全[J];教学与管理;2005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勇;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部分神经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闫志英;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黄勤锦;青年男性服刑人员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莉;初中女生受欺负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成奎;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因素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高小淼;职专生危险行为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晓娜;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预防[D];中南大学;2007年
8 张燕平;中职学校关系攻击受害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干预[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校园暴力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9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