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WEB2.0工具支持大学生协作学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8:24
本文关键词:应用WEB2.0工具支持大学生协作学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WEB2.0的理念和工具引入到学校的教学中,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在高等院校中显得尤为突出,大学生思想逐渐成熟,而且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对于WEB2.0所体现的理念能更好的接受;大学生自主意识加强,而且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对于WEB2.0的工具的使用更加灵活,大学生可以通过WEB2.0工具来交流和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以及协作研究的能力。大学生完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依托于WEB2.0工具的大学生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基础。 本文要研究的就是通过应用WEB2.0工具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改进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本文将从以下的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1、通过分析WEB2.0工具的特点,明确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分析WEB2.0工具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学习的可行性。 2、结合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以WEB2.0工具为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环境,构建一种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方案及平台。 3、通过对平台的分析,明确WEB2.0工具对各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作用,加以研究,力求得出其较实用的方式。 4、将以WEB2.0工具为平台的协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WEB2.0 大学生 协作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第一章 研究概述8-13
- 一、 研究背景8-11
- (一) 国外研究现状8-9
- (二) 国内研究现状9-10
- (三) 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分析10-11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
- (一) 研究的目的11
- (二) 研究的意义11-12
- 三、 研究方法12-13
- (一) 文献研究法12
- (二) 实验研究法12
- (三) 行动研究法12-13
- 第二章 理论综述13-20
- 一、 WEB2.0 的含义、特点及典型工具13-16
- (一) WEB2.0 的含义13
- (二) WEB2.0 的特点13-14
- (三) WEB2.0 典型工具的应用分析14-16
- 二、 协作学习的含义及特点16-17
- (一) 协作学习的含义16
- (二) 协作学习的特点16-17
- 三、 相关的理论支持17-20
- (一) 长尾理论17
- (二) 六度分隔理论17-18
- (三) 弱连带优势理论18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8
- (五) 人本主义教学观18-20
- 第三章 WEB2.0 工具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的应用设计20-27
- 一、 WEB2.0 工具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应用的前期分析20-22
- (一) WEB2.0 典型工具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的作用20-21
- (二) 大学生协作学习的学习内容、目标分析21-22
- 二、 WEB2.0 工具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应用的设计原则22-23
- (一) 互动性原则22
- (二) 个性化原则22-23
- (三) 合作性原则23
- (四) 开放性原则23
- 三、 WEB2.0 工具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应用的过程23-27
- (一) 搭建协作学习环境24-25
- (二) 通过 WIKI,创建小组协作所需的活动主题25
- (三) 通过 RSS 软件,搜集需要的学习资源25
- (四) 通过 BLOG,师生共享交流教学相关信息25-26
- (五) 通过及时通讯软件,及时沟通信息26
- (六) 协作学习的效果评价26-27
- 第四章 WEB2.0 工具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应用与效果分析——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27-34
- 一、 实验设计27-28
- (一) 学习目标的确定27
- (二) 学习主题的确定27-28
- (三) 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分析28
- (四) 分组和任务分配28
- 二、 实验的实施28-32
- (一) 协作学习策略的选择28
- (二) 协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明确个体角色和任务28-29
- (三) 构建以 WEB2.0 工具支持下的协作学习平台29-31
- (四) 组织协作小组成员利用建立的 WEB2.0 工具进行协作学习31-32
- 三、 实验效果的分析与反思32-34
- (一) 实验效果分析32-33
- (二) 对于本次实验的反思33-34
- 第五章 总结34-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2 程时伟;孙守迁;;基于分布式认知的人机交互资源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09期
3 王洁;;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平台构建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9期
4 宗胜旺;何广东;;基于探究型学习的网络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3期
5 庄秀丽;;Web2.0教育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4期
6 刘若星;韩猛;;基于web的信息资源库系统功能架构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5期
7 赖红辉;;Blog和Wiki混合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罗曼;雷体南;;基于Wiki的互动教学平台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7期
9 梁存良;王晓芳;;Blog与QQ群相结合的学生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10 王世群;张干;;微博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t
本文编号:393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931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