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使青少年能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子关系、应对挫折以及生命价值认识方面得到提升。同时让他们明白,生命是一场自内而外,由自我到他人的旅程。本研究运用了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的方法。 在量化分析中,采用实验组控制组的前后测设计。在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开始前,对全体被试进行前测,,然后对实验组进行每周2次,为期12次的团体辅导活动,对控制组不进行干预。活动结束后,再对所有被试进行后测。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的组间和组内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自我认识改善和人际关系有积极效果,实验前后测效果有显著差异,与控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应对挫折改善有积极效果,实验前后测效果有显著差异,与控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认知有积极效果,实验前后测效果有显著差异,与控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青少年在整体活动过程中,对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活动反馈也很好,可见生命教育团体辅导对青少年的生命意识、应对挫折、自我价值认识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的质性分析中,对整个活动中保留下来的文字及绘画材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得出的结论如下: 青少年对于自我的优缺点、自我的价值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加深。 青少年对父母的理解及感恩增强,把不能抒发的感情通过活动表达了出来。 青少年在面临挫折时的应对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并且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持良好的心态。 青少年在团体辅导过程中的收获:认清了自己,获得了自信,学会了感恩父母朋友,懂得了如何面对挫折,了解了生命的价值。 本研究将生命教育与团体辅导结合在一起,并且在青少年中开展研究,获得了预期的效果,是生命教育在我国开展以来的一次良好的尝试。 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明显,取得了师生良好的评价,适合在青少年中开展。
【关键词】:青少年 生命教育 团体辅导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G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 引言8
- (一) 研究的缘起8
- (二) 研究意义8
- 二、 文献综述8-12
- (一) 生命教育8-11
- 1. 生命教育概述8-9
- 2. 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9-11
- (二) 团体辅导11-12
- 1. 团体辅导概述11
- 2. 团体辅导对生命教育的意义11-12
- (三) 现有研究的不足12
- 三、 研究设计12-21
- (一) 研究思路12
- (二) 研究方法12-13
- 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12-13
- 2. 具体研究方法13
- (三) 研究工具13-15
- 1. 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13-14
- 2.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14
- 3. 亲子亲和问卷14
- 4.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14
- 5. 中小学生人际关系测验问卷14-15
- (四) 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15-21
- 1. 第一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尊重生命——我是独特的15-16
- 2. 第二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和谐生命——YOU AND ME16-17
- 3. 第三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感恩生命——我爱我家17-18
- 4. 第四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经历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18-19
- 5. 第五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珍惜生命——每个生命都在乎19-20
- 6. 第六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延展生命——生命的价值20-21
- 四、 实证研究21-32
- (一) 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的量化研究21-28
- 1. 研究目的21
- 2. 研究假设21-22
- 3. 研究程序22
- 4. 对象和方法22
- 5. 结果22-27
- 6. 讨论27-28
- 7. 结论28
- (二) 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的质性研究28-32
- 1. 研究目的28-29
- 2. 研究方法29
- 3. 研究资料29
- 4. 结果与讨论29-32
- 五、 研究总结32-33
- (一) 研究的创新32
- (二) 研究展望32
- (三) 后记32-33
- 参考文献33-36
- 附录36-45
- 附录一 相关量表及问卷36-43
- 附录二 活动所需部分材料43-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子;;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 肖川博士访谈录[J];班主任之友;2002年09期
2 周围;赵霞;;生涯规划与生命自觉:生涯辅导与生命教育的视界融合[J];成人教育;2009年09期
3 黄学超;林仰暖;;试述团体辅导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适用[J];时代教育;2007年14期
4 聂玉凤;;基于生命教育的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甘霖;赖月月;;公共灾害事件对初中生生命意识造成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2007年03期
7 冯建军;武秀霞;;生命教育:研究与评论[J];中国德育;2008年08期
8 靳风林;国内外死亡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王春梅;;生命教育,教育的终极关怀——从青少年的自杀现象谈起[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袁磊;;大学生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芬;[N];北京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昱辰;艺术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婷;青少年期父母权威认知及其对亲子关系影响的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艳;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培;英国中小学校生命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王申;死亡态度和生命教育需求调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岳云华;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1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