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旗高中学困生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01:07
本文关键词:伊旗高中学困生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习困难是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的问题,表现为在进行学习时无法集中精力,对所学的知识有厌烦甚至抵触情绪。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青少年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智力和非智力两各方面,而且非智力因素起着较大的作用。因此,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学习引导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伊金霍洛旗高中生中的学困生为对象,依据其个性特征、家庭环境、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干预、集体干预和学习习惯养成等引导和教育措施,试图建立起一个心理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干预模式来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并且从宏观角度提供了一些解决策略。 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就学困生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且对学困生现象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为理论论述部分,分别从建构主义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困生理论以及心理学相关理论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伊旗高中生中的学困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情况;第四部分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分别从学困生的个性特征、家庭环境和学习状态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第五部分则依据分析结果,找出形成学困生问题的因素;第六部分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身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学困生 心理状态 学习适应性 自我效能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4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绪论7-11
- (一) 问题的提出7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8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8
- (四) 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8-11
- 二、相关理论11-14
- (一) 建构主义理论11
- (二) 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困生理论11-12
- (三) 心理学理论12-14
- 三、学困生的调查及结果分析14-17
- (一) 调查对象14
- (二) 研究工具14
- (三) 实施方法14
- (四) 调查结果分析14-17
- 四、影响因素分析17-22
- (一) 社会因素17
- (二) 家庭因素17-19
- (三) 自身因素19-20
- (四) 学校教育20-22
- 五、学困生转化对策与建议22-28
- (一) 社会方面22-23
- (二) 家庭方面23-24
- (三) 自身方面24-25
- (四) 学校方面25-28
- 六、结束语28-29
- 参考文献29-31
- 附录31-47
- 后记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安庄;高中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发展特点[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王桂平,张杉杉;国内学习困难儿童研究概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3 晏忠红;“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健康教育[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年03期
4 谢斌;国外“学业不良”研究的几个历史阶段[J];教学与管理;1998年Z1期
5 周振朝,闫及恒;学习困难学生心理不良特征与教育措施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6 叶长文;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学习困难观及其启示[J];齐鲁学刊;2000年03期
7 包兴敏;学业不良学生的习得性无能与教育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刘岩,张明,徐国庆;学习困难和优秀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的跨情境比较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3期
9 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3期
10 周晶,张承芬,傅宗国,樊兆华;成绩反馈对不同成就动机取向的学生后继成绩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伊旗高中学困生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196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