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留守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现状
本文关键词:重庆农村留守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农村留守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为针对性地生殖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农村地区4所农村中学,每个中学初一至高三各抽取2个班共2 08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85名留守中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23.5%)低于非留守中学生(29.1%)(χ2=8.470,P=0.004);初中和高中留守中学生中女生知晓率(17.6%,34.4%)高于男生(9.4%,24.1%)(P值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1.390)、低年级(OR=0.531)、父母离异或再婚(OR=0.668)、较少或未开展生殖健康教育(OR=0.693)均是留守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低认知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留守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水平低于非留守中学生,女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总体优于男生,知识结构存在性别差异,应加强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改善生殖健康状况。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殖 知识 对比研究 学生 农村人口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09-2056)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校重点课题资助(10-GJ-0411)
【分类号】:G479
【正文快照】: 留守青少年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长期由其他亲人照顾或独立生活的12~18岁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迅速,面对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加之缺少父母关爱和正确引导,极易发生一些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受到人工流产、生殖道损伤、生殖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晓瑛;陈功;;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J];人口与发展;2010年03期
2 冯宁;吴久玲;田晓波;汪金鹏;吴海舰;;农村青少年生殖健康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1期
3 楼唯君;;青春期生殖健康现状及教育方法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瑛;杨蓉蓉;陈华;谈玲芳;陈功;;中国未婚女青年妊娠及流产需要与实现[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6期
2 陆艳平;吴汉荣;;我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究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3 罗淳;;人发大会:千年目标与生育健康深化[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曲玮;涂勤;胡苗;;平等参与教育与农村大龄女童人力资本构建——基于生殖健康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5 陈华;郑晓瑛;;未婚女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治疗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年05期
6 韩优莉;郑晓瑛;陈功;张蕾;;中国青年避孕问题咨询需求与实现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年07期
7 杨蓉蓉;庞丽华;郑晓瑛;;未婚青少年实现安全流产需求的障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年08期
8 林婷;陈鹤;郑晓瑛;;中国未婚青少年多性伙伴危险因素研究[J];青年研究;2012年03期
9 余小鸣;;关于青少年友好服务内涵与发展策略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10年06期
10 杨蓉蓉;韩优莉;谈玲芳;陈鹤;陈功;;未婚青年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利用与评价[J];人口与发展;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艳平;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综合评价及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唐杰;我国未婚流动女性生殖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社区干预探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卿;湖北省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及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静;熊光练;石淑华;;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现状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2期
2 王萍;尹平;;国内外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3 谭永平,张立英,董兆文,方瑾,高翔;北京地区某大学学生中非婚性行为状况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年09期
4 肖扬;国际聚焦: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与干预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01期
5 静香芝;齐建华;;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现况[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10期
6 宋桂荣,程然,李晓枫,马莉,高晓虹,张翠莉;大连市青少年性知识、性行为和性态度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6期
7 葛静;马克新;雷琦;;我国青少年性行为和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王淑敏;孙远;;重庆市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探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2 李锐;马会梅;潘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7期
3 时松和;冯启建;吴敏;葛菊红;李幼辉;;河南省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4 尚云;;白族大学生565名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4期
5 宋逸;季成叶;星一;张琳;陈天娇;胡佩瑾;;中国18省市自治区城市高中生性行为现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2期
6 全莉娟;徐圆圆;姚本先;;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差异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1期
7 李彤;刘计荣;蒋风萍;;北京某高校2008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0期
8 何敏;刘鑫;白林;;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9 孙培志;袁玉涛;郄爱萍;曹春海;;河北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1期
10 阮碧辉;;家庭背景特征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兵;;人本主义教育与我国素质教育对比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邢淑兰;;改变评价方法,消除学生自卑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唐洪;施建农;张梅玲;;初一及高一学生亲子关系状况的对比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不同阶段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比较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苏家文;沈新宇;赵少雄;;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水平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谭小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邹颖佳;胡竹菁;;重点与普通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程燕;余林;;“网恋”与传统恋爱大学生自我表露、情感体验对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新(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唤走进孩子心灵的德育[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记者 王勇;“作文克星”学生越发不用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本报记者 付志平;掌握信息技术 教师甘当学生[N];福建邮电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蓓;学生喜欢“滕头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刘微;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鲍东明;主体教育,统领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陕西省子洲县二中 张亚莉;“问题学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吴竺;必须加大教育工作的四个含量[N];江西日报;2000年
9 蒋明安;观察—记忆—想象[N];美术报;2002年
10 李泽瑾 高凯凌;敲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门[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勇;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齐慧甫;占有与存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月霞;任务型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贺晓立;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师生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陈锡林;城乡初中生自我概念及其结构特点的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农村留守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3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