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结构、测量及相关因素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结构、测量及相关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编制大学生网络效能感量表;2.考察大学生的网络效能感水平,并对网络效能感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方法:在回顾既往网络效能感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测试对象,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法编制《大学生网络效能感量表》,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相关系数检验量表信度;以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以及效标效度检验其效度。以104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在网络效能感上的差异,并对网络效能感与网络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时间管理倾向、网络动机、结果期待、网络焦虑、网络成瘾倾向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1.大学生网络效能感量表由38个条目构成,分为游戏娱乐、网络交往、网络学习、信息搜索、经济理财、网络及计算机相关能力6个因子。(1)信度分析表明: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40-0.929之间;重测信度在0.524~0.721之间,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2)效度分析表明: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6因子,其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4.73%,验证性因素分析各因子指数:x2=1419.54,df=617,x2/df=2.30,RMSEA=0.05, CFI=0.91,基本支持该量表结构。量表各因子与一般网络效能感量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在0.287~0.785之间,均达到显著性水平。2.大学生网络效能感总分88.00,方差为16.6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体差异较大;不同性别(t=0.838,p0.001)、年级(F=3.94,p0.01)、专业(t=12.02,p0.001)学生的网络效能感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对性别、专业、年级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专业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在经济理财(F=1.99,p0.05)及网络及计算机相关能力(F=2.10,p0.027)维度上显著、专业与性别交互作用在经济理财(F=3.77,p0.023)维度上显著,其它各交互作用均未达显著水平;网络测验与纸笔测验的不同方式具有测量等值性。3.在网络效能感的心理结构模型分析中,网络经验、言语说服、时间管理倾向等先行因素对网络效能感有显著的影响,而网络效能感水平又显著作用于网络动机、结果期待、网络焦虑、网络成瘾倾向等结果因素。 结论:1.大学生网络效能感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并且表现出网络自我效能感总分上离散度大,表明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水平个体差异明显。2.男生在各种网络活动中的网络自我效能感水平及网络自我效能感总分上均高于女生网络自我效能感水平;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中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水平最高、非计算机理工科次之、文科生最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自我效能感水平中,大一、大二网络自我效能感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大三出现“低谷”,大四学生的网络自我效能感水平最高。3.既往网络经验、言语说服、时间管理倾向等先行因素对网络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著的影响,而网络自我效能感水平又显著影响网络动机、结果期待、网络焦虑及网络成瘾倾向等行为结果因素。
【关键词】:网络效能感 测量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前言9-20
- 1.1 自我效能感理论9-12
- 1.2 网络自我效能感概述12
- 1.3 网络自我效能感的测量12-14
- 1.4 网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14-15
- 1.5 网络自我效能感与网络使用的关系15-16
- 1.6 国内关于网络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16
- 1.7 本研究构想16-17
- 1.8 研究流程17-18
- 1.9 研究假设18-20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效能感问卷的编制20-33
- 2.1 问卷编制原则20
- 2.2 问卷条目的编制20-22
- 2.3 预测试22
- 2.4 正式测试结果分析22-32
- 2.5 小结32-33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应用33-52
- 3.1 样本构成33
- 3.2 研究工具33-34
- 3.3 研究方法及过程34-44
- 3.5 讨论44-52
- 第四章 总讨论与展望52-54
- 4.1 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编制52
- 4.2 大学生网络效能感一般情况52
- 4.3 大学生网络效能感人口统计学特征52-53
- 4.4 大学生网络效能感与相关因素53
- 4.5 不同测验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效能感53
- 4.6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53-54
- 第五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60
- 综述60-79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79-88
- 致谢88-89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泉;张智君;任衍具;;互联网信息搜索用户行为模型的探索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4期
2 张宏如;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征[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3 高丽娜;李丽娜;闫亚曼;;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4 杨志强;;一般自我效能感、网络中心性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6 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7 李凌;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8 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组织行为学中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思考[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9 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年04期
10 雷雳,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小燕;上海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栾国霞;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与成就归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3 楚艳民;网络态度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结构、测量及相关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3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