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19:13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安徽省四所高校334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内容涵盖性别、专业、年级、来源地、学校类型五个方面的适应比较.研究显示,整体上大学生的适应水平除了在情绪适应维度上较好外,其他维度上均处于较差水平;男生除了在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方面外,其他均显著低于女生;理工类学生的适应能力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大学生适应状况随年级升高成倒"V"字型趋势;来自大城市大学生的总体适应状况处于较好水平,而其他类型来源地大学生适应状况处于较差水平;医学院校学生的适应能力处于较好水平,其次是理工院校、师范院校和农学院校.
【作者单位】: 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学校适应 现状调查
【基金】: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0sk381) 安徽科技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ZDKC0924)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0引言适应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筑良好心理的过程,也是指个人同环境之间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1].这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林崇德认为,适应即是通过丰富或发展主体的动作以适应客体变化的过程[2].樊富珉指出,具有较高适应性的人应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宏如;李伟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夏纪林;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心理调适[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谯利平;;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与自我调适[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荣;关于当前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卢刚;;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王强,杨淑霞;首都体育学院新生入学适应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孔繁英;浅析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万正维;李敏;;师范专科生焦虑状况及其干预措施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欧岚;论大学生挫折情绪及其调节[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郭勤;大学宿舍管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于瑶;裴胜辉;;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成人教育;2006年05期

9 周本回;辛斌;;高年级大学生负面心态及调整对策[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杨群,王家同,王锐安,刘喜文,刘冬焕,郎红娟;军队院校地方计划生与地方大学生16PF测查结果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樊富珉;张翔;;大学生人际冲突原因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蔡东霞;;浅析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佘丹丹;宋少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圣刚;人格测量中的概率展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苏雯;团体咨询改进大、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魏荣;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李海立;当代中国婚恋问题分析与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6 郝文清;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王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停华;统招生、成招生学习心理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毅仁;;角色的转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03期

2 蔡峻;;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瑶;对高师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的几点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牛芳;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与心理调适的对策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02年01期

5 张亿全;王毅杰;;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J];青年研究;2006年12期

6 吕卫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7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年03期

8 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2期

9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志芹;谈文娟;郭晋玲;邓旭阳;杜文东;姜宪明;马向真;江鸿;朱逢久;吴继霞;孟庆恩;吴正国;周平;崔景贵;谢钢;夏纪林;周春开;周围;池忠军;;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初步分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健康研究;2011年04期

2 罗乐;向友余;;脑瘫学生学校适应与学校支持系统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7期

3 刘剑虹;金一波;孙芳萍;;民营企业家子女学校适应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4 艾波;邓新洲;付慧娥;张荣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学习月刊;2011年14期

5 黄帅;宋开春;;高校大学生心理贫困及解困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6 张桂华;;好心的误导[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7 虞亚平;王莹;;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娟;;心理信箱[J];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7期

9 赵晓军;刁连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几点思考[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10 王建中;吴瑞林;;城乡差异对大学新生适应状况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但俊辰;;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状况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二十年回顾[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光(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透视以及应对策略[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永宏;大学生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N];大同日报;2006年

3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亟待加强[N];工人日报;2005年

4 张学英 本报记者 周芝敏;一切从“心”开始[N];黑河日报;2010年

5 方奕 刘亚丽 王滨 程乐华 李峰 袁志发;理性的认知伴你成功[N];河南日报;2006年

6 陈福新;做事拖沓是心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7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高兵;做事拖拉是“心”病[N];健康时报;2006年

8 马志高;年轻人,,你那不叫“怀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孙军邋通讯员 赵笛;三种心理问题值得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刘建国;对大一新生需进行心理调试[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学慧;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及其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潘朝霞;大学生心理分离与学校适应: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D];河南大学;2009年

3 梁益梦;人格、气质、宿舍气氛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董佳羽;工读学校学生学校适应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5 胡卫利;家庭教养与一年级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华英;流动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7 巢东蕊;大学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8 田晓峰;盘锦市寄宿制高中新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雪娟;延边地区初中寄宿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刘岩;高职新生人格类型与学校适应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36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0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