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校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学校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身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包括认知和情绪体验两个部分的内容。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已经对主观幸福感做了相应的探索研究,也取得很多斐然的成绩和成果,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但是,主观幸福感领域作为一个很时兴、很热门的领域,其中存在很多歧义之处,也有大部分内容人们没有探索发现,更缺乏本土化的研究。鉴于以上,本研究在参照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学生群体为研究被试,采用台湾版本、未经过大陆数据验证的量表,目的在于探讨当前中学生学校生活的现状、结构和相关因素对其影响。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中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量表共有11个题目,三个维度构成,分别是积极体验、消极体验和老师对待的体验。其中积极体验有3个题目,消极体验有3个题目,老师对待的体验有4个题目。 (2)中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65,在结构效度上,探索性分析发现,量表抽取的三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60%以上,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在内容效度上,由浙江师范大学4名心理学研究生和浙师大心理学系的3名专家和教授分别对量表进行了评估,确定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 (3)中学生的学校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中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可以感受相对较多的幸福感; (4)中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量表不同维度在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学校生活幸福感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引言8-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26
- 1 主观幸福感概念的研究10-13
- 1.1 主观幸福感的起源和兴起10-12
- 1.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内涵12-13
- 2 学校幸福感的理论依据13-17
- 2.1 主观幸福感理论(SWB)13-16
- 2.2 学校主观幸福感理论16-17
- 3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测评17-21
- 3.1 主观幸福感的测评结构17-18
- 3.2 主观幸福感的测评18-21
- 4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研究21-26
- 4.1 个体的客观因素21-22
- 4.2 个体的主观因素22-23
- 4.3 家庭因素23-24
- 4.4 学校因素24
- 4.5 社会经济状况24-25
- 4.6 社会文化环境25-26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6-30
- 1 已存在研究的局限性26-27
- 1.1 关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状和影响因素26
- 1.2 关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工具26
- 1.3 关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象26-27
- 1.4 关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27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7-28
- 2.1 研究目的27
- 2.2 研究意义27-28
- 3 研究构想28-30
- 3.1 研究的总体框架结构28
- 3.2 研究假设28-30
- 第三部分 中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量表的修订30-45
- 1 量表的初步修正30-31
- 1.1 量表的情况介绍和校正30
- 1.2 初测量表的评估30-31
- 2 量表的初测31-36
- 2.1 研究目的31
- 2.2 研究方法31-33
- 2.3 结果分析33-36
- 3 量表的再测36-39
- 3.1 研究目的36
- 3.2 研究被试36-38
- 3.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38-39
- 4 量表的正式施测39-43
- 4.1 研究目的39
- 4.2 研究方法39-41
- 4.3 结果分析41-43
- 5 讨论43-44
- 5.1 量表的结构分析43-44
- 5.2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44
- 6 小结44-45
- 第四部分 中学生学校生活主观幸福感的特点45-57
- 1 研究目的45
- 2 研究方法45-47
- 2.1 研究对象45-47
- 2.2 研究工具47
- 2.3 数据处理47
- 3 结果分析47-52
- 3.1 中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总体特点47-48
- 3.2 中学生学校幸福感在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上的差异48-52
- 4 讨论52-57
- 4.1 中学生学校生活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特点52-53
- 4.2 不同个体因素对中学生学校生活主观幸福感的影响53-54
- 4.3 不同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影响54-55
- 4.4 不同学校因素对对中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影响55-57
- 第五部分 总结57-61
- 1 研究的总体框架57
- 2 总结论57-58
- 3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建议58-59
- 4 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8
- 附录168-69
- 附录269-7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0-71
- 致谢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王金霞;王吉春;;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3 杨阿丽;方晓义;涂翠平;李红菊;;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4 姚海娟;官其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与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1期
5 葛爱荣;;高中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6 李雷雷;王宏;汪洋;;重庆市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1期
7 李慧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8 李金钊,徐媛;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9 王东宇;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和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10 邢占军,黄立清;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红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健康行为及学校归属感的相关[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安伯欣;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学校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4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