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3 13:06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往多探究影响有效性的因素,研究对象多注重中小学基础教育,评价有效性的标准也多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如何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主题之一。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多元化地对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实验一分析了不同教学媒体环境是否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产生差异。实验二分析了不同教学媒体环境是否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满意度产生差异。实验三分析了不同教学媒体环境是否对师生课堂行为产生影响。 实验一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教学媒体环境对学生整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差异。多媒体环境与网络媒体环境下,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比传统教室媒体环境下表现要好,多媒体环境与网络教室媒体环境相比,并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对学生的回忆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优于网络教学环境,而网络教学环境又优于传统教室环境。对学生的迁移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网络教学环境下优于多媒体教学环境,而多媒体教学环境又优于传统教室环境。 实验二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教学媒体环境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满意度存在差异。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和网络教室媒体环境下学生的课堂学习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媒体环境,而多媒体环境和网络教室媒体环境相比较没有较大差异。 实验三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媒体环境下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从师生的言语比例来看,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师生课堂对话比例较高,教学上偏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而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师生课堂对话比较较低,教学上偏向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从师生互动行为类别比较来看,网络教室媒体环境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的实时问题行为活动比例较高,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而传统教学媒体环境下,师生互动行为多以教师的问和学生延迟的回答为主,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学习行为比例较高。从媒体使用比例来看,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操作技术类行为更多,更倾向于自己动手实践操作。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教师教学策略、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等因素还没有涉及到,还需要在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有效性评价标准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细化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有效性 认知能力 课堂学习满意度 课堂行为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10
  • 1 文献综述10-18
  • 1.1 国外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内容现状10-13
  • 1.1.1 影响因素10-11
  • 1.1.2 评价标准11
  • 1.1.3 应用效果11-13
  • 1.2 国内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内容现状13-17
  • 1.2.1 影响因素13-15
  • 1.2.2 评价标准15-16
  • 1.2.3 应用效果16-17
  • 1.3 国内外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方法现状17-18
  • 2 研究问题18-19
  • 3 基本术语概念界定19-22
  • 3.1 信息技术19
  • 3.2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19-20
  • 3.3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0-22
  • 4 相关理论基础22-25
  • 4.1 协同学习理论22-23
  • 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3
  • 4.3 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23-25
  • 5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研究25-45
  • 5.1 被试25
  • 5.2 研究设计25-26
  • 5.3 研究工具26-29
  • 5.3.1 认知能力测验量表26
  • 5.3.2 课堂学习满意度量表26-27
  • 5.3.3 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编码表27-29
  • 5.3.4 教师访谈提纲29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29-45
  • 5.4.1 实验一:不同教学媒体环境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分析29-33
  • 5.4.2 研究结果及讨论33-34
  • 5.4.3 实验二:不同教学媒体环境对学生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分析34-35
  • 5.4.4 研究结果及讨论35-36
  • 5.4.5 实验三:不同教学媒体环境对师生课堂行为的影响分析36-42
  • 5.4.6 研究结果及讨论42-45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45-46
  • 6.1 研究结论45
  • 6.2 研究不足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A 访谈提纲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基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吴华;马东艳;;美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4 王佑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5 赵瑾;;多媒体技术对数学教学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2期

6 钟志贤;肖宁;;用信息技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7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年18期

8 殷晓宇;张艳丽;;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16期

9 杨平展;袁建林;罗莎;;多媒体学习理论与多媒体设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6期

10 王春蕾;刘美凤;;宏观因素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实现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覃晓虹;初中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质量和效果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雅文;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安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王贤文;高校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莉;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马鹤;信息化课堂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姜珍珍;上海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46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c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