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平教育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和平教育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和平教育是指学校传授和平与冲突化解理论、传播和平知识与和平文化、提高人们的和平意识、塑造和平文明的教育。和平教育具有跨学科、多层面和现实性等多种特征。在实施和平教育的过程中应着力提高教师的和平素养,重视和平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探索和平教育的有效方法,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和平教育合力。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景德镇19中;
【关键词】: 和平教育 和平素养 和平文化 积极和平 消极和平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课题批准号:FDB060265)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教育发展的全球理念及其国际影响研究”(课题批准号:JY0911)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和平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一)和平教育的内涵什么是和平?一般认为,和平是一种“非战争状态”或“不存在物理性暴力的状态”。[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这种认识提出了质疑和修正。被称为“和平学之父”的挪威学者约翰·加尔通于1969年提出了“积极和平”和“消极和平”的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小玲;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谢军;;责任问题的价值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郭锐敏;;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民主输出的特点及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宫维明;全球化背景下价值冲突的逻辑进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阳春花;易志高;;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观念障碍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魏博辉;历史地解读“我们”与“自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王奎清;文化博弈与文化整合[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8 郭建宁;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汪长明;;国际石油竞争与中国石油安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5期
10 刘子刚;新形势下推进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思考[J];金融论坛;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泓;;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A];“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进己;;东亚文化圈发展的展望[A];“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牟钟鉴;;儒学在思考[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一)[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应云;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伟东;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9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10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红;普世伦理及其道德教育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庆;试论跨国公司与国家的互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葛秀华;从“西方化”到“中国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华敏;江泽民青年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慧群;交往的心理学审思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理性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敬玉;现代女装设计元素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8 王伦刚;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法理论的逻辑起点[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邓永芳;现代化境遇中的文化自觉[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闫景明;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传播有效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远;知识经济时代比较教育的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肖巍;生态伦理学何以可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李锡海;;暴力文化与暴力犯罪[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乔丽媛;和平·平等·博爱——池田大作“教育童话”价值体系初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5 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上)[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范明英;孙增超;;世界和平发展理念的中西对比分析——以“民主和平论”与“和谐世界”理念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张人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社会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8 李东;“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教育的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9 彭近兰;论大学英语的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10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1996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正青;当代学校和平教育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汤俊波;学校和平教育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坤;德国和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白治堂;全球视野中的和平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敏;日本教科书问题透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和平教育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6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6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