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命运
本文关键词: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命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异动和"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化体系渐趋瓦解,儒家价值观念和教化思想也越来越招致激烈的批判。反思传统教化的近代命运,对于深刻理解现代性教化的兴起和全面把握中国现代学校变革的文化走向显然不无益处。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西学东渐 传统教化 价值观念变革 近代命运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DAA060084)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化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教化思想,并进而构筑了一整套由学校和非学校组成的严密的教化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历经佛、道冲击而能自我调适,却在近代遭遇到“前所未有之变局”;社会经济结构异动与“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2 汤奇学,孟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王飚;“人”的觉醒对传统文学原则的挑战——论龚自珍文学思想的近代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张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文化建设[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5 侯宏堂;“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米列娜;张丽华;;一部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未完成的中西文化之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何大进;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8 徐振亚;傅兰雅与中国近代化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叶瑞昕;辛亥革命时期中西文化观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戴海斌;中央公园与民初北京社会[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黎平;;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严寿征;;察变观风,史有子意——读刘咸p槨吨问沸髀邸穂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武际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4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潘志群;;现代中国的恋爱革命——从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恋说起[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葛志毅;;序:史学为中国文化托命之本[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7 张朋园;;议会思想之进入中国[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景和;;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池子华;朱琳;;三雅园的经营策略与昆剧的命运——以《申报》广告资料为中心的考察[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7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铁权;试论丁日昌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与抉择[D];河北大学;2000年
2 张登德;陈炽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杜衡;清末图书出版新格局的形成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1年
4 陈兴德;近代教育家吴汝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彭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贤利;民国前期的文官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邓绍根;《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元琪;近代中国妇女放足运动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刘岐梅;晚清改良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汉才;试论近代岭南教育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王敬平;论容闳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王炳照;;《洋务运动与西学东渐》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9期
4 蔡铁权;陈丽华;;渐摄与融构:我国近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2期
5 卢奔芳;;刍议中国文化转型与教育理论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5期
6 王建军;王婷;;一部视角新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力作——评《洋务教育与西学东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王瑜;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形成原因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王雪峰;;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性教育的兴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宁娜;近现代科学课程的建立和发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0 蔡铁权;;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滥觞与演变——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说起[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蒙辉;传统教化可行吗?[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徐蕾;容闳的“西学东渐”尝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景林;明清启蒙思想家经世致用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命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6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6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