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探析
本文关键词: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提出应对人际关系敏感的策略。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比例占施测总人数的42.6%,占筛选出中等程度症状(至少1项T3)人数的90.3%,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男生占56%,女生占44%,可见,男女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存在差异。人际关系敏感与抑郁(r=0.425)、精神病性(r=0.251)、强迫症状(r=0.21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不容忽视,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研究相应的对策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人际关系 症状自评量表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分类号】:B844.2;G715
【正文快照】: 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描写和歌颂人类需要友情、需要交往、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清宣;;高职生人际关系不良的成因与对策[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杨扬;;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改革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0年01期
3 张晨;班兰美;李彩娜;;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2期
4 张骞;;人际交往中的青年心理教育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5期
5 周丽玉;;试论高职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心理[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许峥嵘;;对高职新生人际敏感问题的分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马存芳;;藏、汉大学生人际敏感的比较研究[J];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06期
8 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袁昌柏;;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马少荣;张丽霞;赵西敏;;高职新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春暖;陶云;潘向明;李伦琼;;中职生自卑心理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方奕琪;;人格特质对高职生心理应激的影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白小薇;;情绪变量对人际信任判断的影响作用[J];经营管理者;2009年15期
4 柳萍;;构建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策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06期
5 黄敏侠;公燕燕;;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成因透视及对策分析——以西安地区高职院校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6 王晓丹;赵必华;;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现状及其关系[J];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胡春红;;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个性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2期
8 胡春红;;影响大学生敌对倾向的个性特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2期
9 姚翠荣;郭成;;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10 蔡迎春;;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模式探析[J];教书育人;2008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晶;沈阳体育学院大一学生人格特质、应激生活事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2 熊良斌;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巧红;大学生接纳、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晓东;体育合作学习对不同人格特征大学男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5 牛玉杰;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汤燕妮;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仇志伟;河北省高校贫困生人际信任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敏侠;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9 隆景云;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蒋桂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月萍;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2 孙崇勇;;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1期
3 杜永明;人际吸引与大学生人际关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王宝生,杨琳;高职院校学生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谭雪晴;;高师贫困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6 孔伟;史菲菲;李建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困扰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7 肖凭;童谦益;;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内化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1期
8 刘彬;;简析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及原因[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立伟;李穆玲;;大学生社会适应障碍浅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艳红;培养高职学生的健康心理[J];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12期
2 卢桂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1期
3 李勇,刘传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整合与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9期
4 孙建功,刘秀芬,付云,全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张敬平,董美华,冯一星,杨建文,孔庆兰;江苏省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校医;2004年02期
6 郭培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李亚玲;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9期
8 谢念湘,谢东东;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02年07期
9 王丽;高职学生逆反心理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黎凤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红霞;;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慧;;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对策[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甘东;赵必华;;高职院校学生自杀态度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孙学建;;试探心理问题对人的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张光珍;姚彤;;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应对策略、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状态三者间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银娜;吴春霞;陈会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日常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及与心理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陈江波;;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源、认知评价对应对策略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董会芹;陈亮;张文新;;3-5岁儿童中受侵害者和一般儿童应对同伴侵害的策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杨杰;凌文辁;方俐洛;;组织情境下中国人人际冲突管理策略特征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邱晨;高利苹;时勘;Judy Fleiter;;司机超速驾驶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浩龙;心理饱和应对策略[N];健康时报;2006年
2 心理咨询师 马艳玲;化解矛盾安享晚年[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杨智辉;IT人要“薪”别忽视“心”[N];健康时报;2006年
4 吴晓光(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透视以及应对策略[N];安徽经济报;2006年
5 刘华;1分钟扫除“坏情绪”[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6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心理咨询研究员 章剑和;面对领导批评该怎么办?[N];健康时报;2008年
7 王颖;“黄金周”前的心理调节[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王登峰;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N];科学时报;2006年
9 石国兴邋高志文;关于心理和谐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罗照春;备战高考:甩掉心理包袱[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克祖;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会明;变化觉察任务下影响背景线索效应的因素[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丽娟;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国艳;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彭平;评价中心的测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沈悦;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继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闵学尧;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教育对策[D];中南大学;2008年
3 谷月;大连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梅韫芳;合肥地区高职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金花;江西省中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任有霞;HIV感染者/AIDS病人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流行病学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9年
7 杨江丽;中学生身体不满意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跃;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苏君丽;当代大学生孝道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张艳霞;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与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9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