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哲学的终结或一种转向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哲学的终结或一种转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教育哲学的沉思本性导致其既无法最终占有智慧也无法正确行动,且还有可能会对现实造成诸多潜在的伤害。这种形而上学式的教育哲学应该终结。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应去努力理解现实的生活和教育而不是天上的"理念",并应通过参与介入行动使现世生活和教育变得更好、更健康。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沉思 行动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一教育哲学在根本上源于对现实生活和教育的质疑与反思。教育哲学探究何为好教育或教育的自然而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只有理解了人才能彻底地理解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哲学也就是哲学。按照哲学的本义,哲学意味着爱智慧,或者说是对智慧的追求。这里的智慧不是对具体、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王世洲;关于中国死刑制度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春霞;可持续发展与两种文化的整合[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5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8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9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刘月楚;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格特·比斯塔;赵康;;为着公共利益的教育哲学:五个挑战与一个议程[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2 湛卫清;;教育哲学:教育实践的本质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3 张焰文;;探析《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教育的社会功能[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初探——从教育本质谈起[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8期
5 罗芳;;试论日常教学生活与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养成[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6 阮阳;;从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的视角看现代教学[J];基础教育;2007年10期
7 卢世林;;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对教育哲学的贡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再湘;;打破宁静 让沉思激起诗意般的激情——解脱寂寞的最佳创作策略[J];教师;2011年19期
9 薛涌;;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J];基础教育;2006年02期
10 王炳芳;;她为什么总听到别人的非议?[J];大众心理学;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雷豪;;论心理咨询的教育哲学底蕴[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范鹏;成兆文;;冯友兰教育哲学发微[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顾春;;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顾春;;陆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朱国仁;;论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顾春;;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高时良;;陶行知教育哲学的儒学渊源[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刘佛年;;《范寿康教育文集》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于博 通讯员邢霞;为教育哲学准确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宁波;沟通学院派与草根派的第三种教育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实习记者 张倩侠 本报记者 徐启建;教师需要教育哲学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伟建 通讯员 李永利 周志华;让山村飞出“金凤凰”[N];农民日报;2009年
5 薛涌;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N];南方周末;2003年
6 本报记者 孙军 通讯员 刘淼;中美教育的差异及其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朱小蔓(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一种个性化的教育 哲学表达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朱广菁 杨林;要允许聪明孩子发展跳跃式思维[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刘云杉;“The Educated Person”or“The Educated Male”?[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福特基金会教育项目官员 何进;跳出教育看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3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桂;教育的超越:走向他者的自我[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宇玲;教师专业发展之建构个人教育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宛莹;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台湾教育哲学的影响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举;论教育哲学的合理转向[D];河南大学;2010年
4 万言明;杜威教育哲学的现实审视[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焱兵;颜元教育哲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杜文丽;民主与教育:杜威教育哲学初论[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胡佳;杜威的教育哲学[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云;素质教育:教育哲学的当代热点[D];新疆大学;2002年
9 高连福;反思现代教育的哲学根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洪汀;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视野及其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哲学的终结或一种转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6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9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