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学美:教师学习的义务性责任

发布时间:2017-07-08 17:09

  本文关键词:教学美:教师学习的义务性责任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美 反思性判断 教学精神 美的理想 教师学习


【摘要】:教学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鉴赏性的反思性教学判断。教学理想即教学精神,是教学美存在和显现的最终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美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是教学审美和创造的统一。在美主导状态下的教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学风格得以生动展现,学生完满人格当下得到发展。教学美是有力量的,不容忽视,它是教师学习的义务性责任。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教学美 反思性判断 教学精神 美的理想 教师学习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生态取向教师学习发展观的教师学习变革方式研究”(课题批准号BHA090026)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教学美是一种具有鉴赏性的反思性判断(一)教学美的判断是反思性的国内一般从“审美”的视角来描述或约定教学美。[1]P31-32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美”不是教学的自然属性,而是对教学的判断,但这种判断不是规定性的。规定性的教学判断指向判断主体的外部世界,其判断是“立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2 贾群生;;专业性教师行为分析:教师研究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3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4 滕守尧;第九届国际美学会议管窥[J];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邦金,申定宝;传统走向现代的语言之路——从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谈起[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刘俊香;光的启示——谈“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毛豪明;韩传信;;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郭校文;吴玲;;从历史变迁与思想分野看儿童读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任丑;;目的论和义务论的分歧与联系——兼论伦理学的自由本质[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3 杨伟清;;社会公德:范围与特征[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任丑;全荣花;;应用伦理学视阈的生态伦理学何以可能?[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薛桂波;;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超;;科学理论的可比性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刘志宏;;区域构建 强力推进 扎实有效地推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大为;;“诗意人类学”:中国古典诗学与解构主义的精神会通[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培培;保罗·M·丘奇兰德的神经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冯香;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乔美;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D];南昌大学;2010年

7 林志伟;新时期先锋诗人诗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陈东;挪用公款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王英;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川武;论教育实践合理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2 林正范;贾群生;;教师行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3 艾四林;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1995年05期

4 沈晓阳;规律·趋势·人的活动[J];哲学研究;198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刘生;白莉;;浅析学科德育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8期

2 齐军;;学校教学空间中的审美中介:内涵解析与研究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0期

3 原雅娟;;市场经济下师德建设的新挑战[J];商业经济;2011年15期

4 王长良,王强;常规管理的“常”与“变”[J];中小学管理;1998年0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伟;对话:一种新的教学精神[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余绍江;现代远程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N];伊犁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敏;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谭辉旭;实践课程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致晓;论教学美及其创造[D];西南大学;2006年

2 徐笑浓;审美化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凡尧;教科书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耀明;从教学对话到对话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35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35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f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