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特点及引导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特点及引导方法研究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如何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走上规范化道路,以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探寻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特点和引导方法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涵义。主要结合已有的相关论述,对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这三个本文至关重要的概念重新确证。 第二部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新变化,对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发展和完善。这一时期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教育。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亦为本文第三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的得出作出铺垫。 第三部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得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专业性、思想道德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分析得出的。 第四部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方法。通过前文对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特点的分析,得出在新时期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在方法选择上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以社会实践为桥梁,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反馈的实效性:以家庭教育为抓手,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以自我教育为目标,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持久性。最终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保证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真正起到效果。
【关键词】: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内容 特点 引导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文献综述8-16
- 第1章 引言16-20
- 1.1 问题的提出16
- 1.2 研究的意义16-18
- 1.3 研究的方法18-19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9-20
- 第2章 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涵义20-24
- 2.1 新时期的涵义20
- 2.2 青少年的涵义20-21
- 2.3 思想道德教育的涵义21-24
- 第3章 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24-34
- 3.1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4-27
- 3.1.1 世界观24-25
- 3.1.2 人生观25-26
- 3.1.3 价值观26-27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7-31
- 3.2.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8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8-29
- 3.2.3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29-30
- 3.2.4 社会主义荣辱观30-31
- 3.3 伦理道德观31-34
- 3.3.1 社会主义道德31-32
- 3.3.2 公民道德32-34
- 第4章 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34-42
- 4.1 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专业性34-35
- 4.1.1 专门从事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人数增多34
- 4.1.2 从事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人员的素质普遍提高34-35
- 4.2 思想道德教育对象的复杂性35-37
- 4.2.1 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年龄跨度大35-36
- 4.2.2 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36-37
- 4.3 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全面性37-39
- 4.3.1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日益寓德于教、学科渗透37-38
- 4.3.2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日益适应形势、贴进生活38-39
- 4.4 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多样性39-42
- 4.4.1 传统的传播载体依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39-40
- 4.4.2 现代传播载体广泛运用,其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凸显40-42
- 第5章 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方法42-54
- 5.1 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42-44
- 5.1.1 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42-43
- 5.1.2 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43-44
- 5.2 以社会实践为桥梁,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反馈的实效性44-47
- 5.2.1 加强社会主义服务制度建设45-46
- 5.2.2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46-47
- 5.3 以家庭教育为抓手,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针对性47-50
- 5.3.1 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的“为生之道”教育48-49
- 5.3.2 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的“为人之道”教育49
- 5.3.3 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的“为学之道”教育49-50
- 5.4 以自我教育为目标,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持久性50-54
- 5.4.1 自我反省50-51
- 5.4.2 自我改造51-52
- 5.4.3 自我约束52-53
- 5.4.4 自我评价53-54
- 第6章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2
- 学习期间科研情况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红慧;学校德育环境现代化研究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2 陈延斌,徐锋;公民品德塑造重在从青少年抓起——徐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4年06期
3 陈延斌;史经伟;;德育良性互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新路径[J];道德与文明;2005年06期
4 李晓青;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戴颖娟;;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6 袁英华;;国外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李建,谢泽源;网络时代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对策[J];江西教育;2004年Z2期
8 刘书林;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李培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5期
10 余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窥[J];理论导报;2009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颜宪源;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游歆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娟;诸城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40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40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