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有效教学几种形态的动力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14 06:12

  本文关键词:有效教学几种形态的动力问题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有效教学 基本形态 动力


【摘要】:教学协作、教学交往与教学竞争是有效教学的几种形态,它们具有不同的教学动力。教学协作产生向心力,确保有效教学顺利进行,产生启智力,确保教学根本任务的完成;教学交往产生教学观念转变力,这是有效教学的思想前提,产生推动教学范式转型力与感染力、带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竞争产生压力、表现力和张力,形成更加合理的教学系统。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有效教学 基本形态 动力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有效教学是当前教学理论界与教学实践领域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有效教学是多元主体互动影响的结果,教学协作有利于教学目标在各教学主体之间达成共识,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推进,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见,协作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形态。交往是现代教学的重要观念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森;教学动力的本质与特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思峰;方志耕;党耀国;;定量方法(模型、预测、决策)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白云;中小学教师教学改革动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覃兵;20年来教学原则研究的若干问题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李森;关于教学动力分类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奎;;现代教育背景下开展有效教学的条件[J];教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2 陆蓓;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策略[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3 赵若英 ,刘茂祥;试析有效教学的内涵与运行机制[J];教学与管理;2003年05期

4 沈舷;;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陆启威;;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五个“转变”[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6年05期

6 陆启威;;创新常规管理,提高有效教学——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有效教学江苏经验管窥[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9年04期

7 周新忠;;构建师生和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10期

8 梁蓉;;教学反思:有效教学的生长点[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4期

9 朱卫;;立足有效课堂 提高教育质量[J];学校管理;2010年03期

10 何杰;论研究性学习下的课堂教学[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吴江市教育局 王剑荣;有效教学:关注师生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3 况晨光;教师苦学生累,,咋办[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森 赵鑫;校长如何进行有效教学领导[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苏军;专家会诊“低效教学”[N];文汇报;2006年

7 顾苏文;吴江教育:在追求“有效教学”中理性行走[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8 吴江市教育局 沈正元;有效:教学改革永恒的诉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王家俊;数位美国教育著者来华演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宿迁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有效教学的意见(摘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于素红;小班化对有效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谢新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帆;基于新课程背景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茂祥;走班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兼论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颜红平;有效教学的正当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9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39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5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