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叙事与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布鲁纳文化心理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31 09:08

  本文关键词:叙事与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布鲁纳文化心理学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叙事 文化心理学 俗民教育学 叙事思维 教师研究 课堂教学


【摘要】:布鲁纳在基于多学科视野建构文化心理学的过程中,深刻论述了叙事的公共文化性、问题冲突性等特点,论证了教师俗民教育学的意义,尤其是洞见了叙事作为思维模式和一种意义建构工具的人文品质。这对于我们深化有关教师的理论探讨以及帮助教师改进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看似平凡的叙事,值得在教师教育领域中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关键词】叙事 文化心理学 俗民教育学 叙事思维 教师研究 课堂教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课题“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人类学研究”[CMA060256]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三期)子项目“跨文化心理学视角的民族教育创新研究”[MUC98507-0503]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当今心理学已开始出现这样一个新趋势,有人称之为“文化转向”,有人则认为是“文化革命”。无论如何措辞,文化视角已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正如国际心理学学会前主席Kurt Pawlik在2009年中国心理学年会的发言所指出,“文化”正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词之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宋文里;;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布鲁纳《教育的文化》评述[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丽丽;谢延龙;;找回失落的生活:教育研究皈依之探寻[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王鉴;杨鑫;;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叙事研究评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2期

3 王鲜萍;;道德教育:在生活叙事与宏大叙事之间保持张力[J];教育导刊;2010年02期

4 付丽萍;;教育叙事研究的叙述者及其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4期

5 黄杰渝;;基于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叙事交互关系的辅导员教育叙事初探[J];考试周刊;2009年35期

6 高飞;时松;;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么做[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崔大志;;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达与管理——外语教育叙事库的构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罗莉莉;;教师叙事研究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3期

9 李忠;;中国教育史研究问题的反思与应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向朝春;贾巍;;中小学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谢延龙;在通往语言途中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媛;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爱霞;专业社会化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易琴;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婷;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时松;一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家龙;高中班主任进行叙事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小青;新任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冰娜;御宅现象:一位女大学生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小霞;农村中小学教师无序流失问题的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贾巍;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郑涛;基于网络的德育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雪竹;小学初任教师信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定巧;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形成的叙事探究[D];河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杨;;论主持人语言风格对课堂教学的借鉴作用[J];华章;2010年03期

2 刘晓春;;教学诊断:成全之路[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9年10期

3 张梅玲;;课堂教学有效沟通七要素[J];江西教育;2008年32期

4 ;课堂教学中的“唯技术化”倾向[J];广西教育;2010年05期

5 高凌飚;;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上)[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05期

6 王明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及其控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7 王婧;黄海林;;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应实现“四个转变”[J];考试周刊;2009年21期

8 李爱华;;谈文科课堂教学中的艺术运用[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年03期

9 解冬梅;;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10 王艳春;;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凤霞;;让课堂教学活起来[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卢传梁;赵润麒;;试论“主体性教学”(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3 李巧芬;;创新是课堂教学的关键[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六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庞维国;;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生成论的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6 鄢晓英;雷俊丽;;探讨课堂提问[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9 林叶锦;李世臣;;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现方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柳恒超;;初中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锡江 海宁宏达实验学校;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9年

2 杨国红 刘娟;课堂教学中浪费现象之我见[N];伊犁日报(汉);2010年

3 彭晓泉;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马玉顺 刘曰礼;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细节[N];中国教师报;2005年

5 武穴市四望镇中心学校 张烈学 汤文华;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N];黄冈日报;2005年

6 山西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 庞国太;课堂教学应多给学生留些空间[N];科学导报;2005年

7 刘霞;追求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N];莱芜日报;2009年

8 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 钟鸣;5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初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9 何青霞 张艳荣;浅析课堂教学的浪费现象[N];伊犁日报(汉);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辛成;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N];铜川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延金;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毛维佳;基于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生成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春叶;课堂教学场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静静;课堂教学文化的批判与建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鹏飞;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素芳;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论审视及现实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聪;游戏精神观照下课堂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殷宗霞;新课程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于蔚华;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样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8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98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6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