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传播在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应用——基于河南省原阳县留守流动儿童学校的案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参与式传播在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应用——基于河南省原阳县留守流动儿童学校的案例研究
【摘要】:作为发展传播学的一种工作方法,参与式传播所发展的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工作模式,为唤醒弱势者的自我意识,帮助弱势者发出声音、发展自我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本文以劳务输出大省——河南省的原阳县留守流动儿童学校作为研究案例,将参与式传播的工作方法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之中,考察了参与式传播在帮助留守儿童重获自尊与自信、增强自身行动能力方面的赋权意义,并对赋权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参与式传播 留守儿童 媒介素养教育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2CXW0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4;G521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银行贫困问题研究小组在全球60个国家的60000多名贫困者中开展了一项大型的参与式研究——“与贫困群体对话”。研究小组在报告中指出,贫民,而非援助者,应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主体——让那些正在经历贫困的人们告诉公众贫困是什么,通过他们自己的声音直接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2 李艳红;刘晓旋;;诠释幸福:留守儿童的电视观看——以广东揭阳桂东乡留守儿童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1期
3 郑素侠;;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郑素侠;;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参与式行动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洁;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2 于鸿雁;;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培;何朝峰;覃奠仁;;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陈荣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才智;2010年03期
5 宋文红;;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才智;2011年03期
6 王淑芳;;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才智;2012年03期
7 张杰;谈志军;;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李万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以乐山市五通桥区为例[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9 王永娟;沈汪兵;刘国雄;袁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苏小林;关群;;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陈占虎;;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调查结果及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攀;汤永隆;王大治;;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4 齐小强;陈陆松;濮忠浩;黄敏;周凌志;;留守儿童情绪行为及个性特征变化研究[A];2013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毛颖梅;黎雪;刘建宾;徐绯;闫立平;赵亚萍;李立荣;蔺曼;;一至三年级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戴斌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A];“新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201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唐萍萍;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王克静;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沈蔚;数字阅读研究:从文化消费到意义生产[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3 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梁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凯;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磊;现代通讯技术环境下改善农村留守学生亲子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梁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达孝;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青;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焦洁;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鸿;;参与和赋权:中国乡村社区建设中的参与式影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年06期
2 邓集湘;袁妲;;论电子媒介背景下儿童文学的阅读价值[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代香顺;;加拿大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施主体分析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9期
4 范方;欠发达地区的亲子教育缺失与问题行为[J];教育评论;2001年05期
5 郭三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柳友荣;电视对青少年身心的负面影响与教育干预[J];青年研究;1997年11期
7 赵景欣;王焕红;王世风;;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年02期
8 孙华平;;电视暴力与儿童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1996年06期
9 钱志亮;姜洁;;看电视过多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J];少年儿童研究;2009年04期
10 张轶楠;陈锐;;留守儿童媒体使用情况调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君;赵新云;;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J];新闻爱好者;2006年04期
2 陆文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微[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陆文泽;;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02期
4 杜忠锋;;对我国大学生优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今传媒;2006年08期
5 胡辉平;;传播偏见与媒介素养教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钟伟珍;;试论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7 王怀武;王生玉;;试论媒介素养教育体制的构建[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5期
8 柳敏;;海峡两岸媒介素养教育之比较与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常怿;;浅谈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王铟;李伟;李燕红;;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亚平;;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媒介素养教育探析[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2 张玲;;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媒体院校蓬勃发展的新理念[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莉;;论中西方媒介素养教育[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宋晓阳;;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现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谢小红;;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非自觉状态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李永健;李萍;;“博客”建构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谢静;陈俊美;;共意建构: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的动员与组织——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行动小组”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曾娇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之探讨——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小看媒体”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9 张冠文;;信息时代青少年媒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陈尚秋;;精英化的理念 世俗化的实践——刍议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保卫;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何村 耿文静 何村为;农村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任重道远[N];中华新闻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俞水;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实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张淑华;让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N];郑州日报;2009年
5 冯恩大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文科 赵莉 浙江传媒学院;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吴重生;全国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在浙江成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8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李先锋 董小玉;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周韵曦;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被忽视的基础教育[N];中国妇女报;2012年
10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佘绍敏;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晓敏;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怿;大众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D];湘潭大学;2008年
2 黄丽;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动因与实现形式[D];湘潭大学;2008年
3 邹鹰;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雅灵;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瑞静;发达国家及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6 刘赞;论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范式[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焦红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康强;中国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困境和出路[D];湘潭大学;2009年
9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彩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成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4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0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