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式冰制冷学生公寓空调的设计分析
本文关键词:水循环式冰制冷学生公寓空调的设计分析
【摘要】:设计出一种水循环式冰制冷学生公寓空调,其初投资和耗电功率均远低于普通空调。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贮冰容器、翅片管换热器、泵、风机等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法,并以6人公寓为例,计算了其部件成本、电功率、运行费用,实践表明该空调应用于学生公寓具有很好的综合优势。
【作者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循环 学生公寓 冰制冷 空调 节能
【基金】: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310057002)
【分类号】:TU831;TU244
【正文快照】: 引言夏季学生公寓室内温度若超过30℃,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休息[1]。采用必要的空调措施对学生公寓室内进行适当降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公寓舒适度。然而,学生公寓安装普通空调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如电力容量、初投资等。以学生人数24000人的学校为例,假设每间学生公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屈万英;;高校既有学生公寓热环境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08期
2 曲斌;康世昌;陈锋;张拥军;张国帅;;2006—2011年西藏纳木错湖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5期
3 崔丽琴;秦建敏;张瑞锋;;基于空气、冰和水电阻特性差异进行河冰冰厚检测方法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刘煜;刘钦政;隋俊鹏;宋家喜;白珊;;渤、黄海冬季海冰对大气环流及气候变化的响应[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3期
5 魏华锋;郭光华;;商用制冰机的性能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万欣;康世昌;李延峰;陈锋;丛志远;张国帅;;2007-2011年西藏纳木错流域积雪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冰川冻土;2013年06期
2 张小松;陈瑶;殷勇高;闫俊海;李秀伟;;流态冰制取技术研究进展及实验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3 乔木;贾晓敏;郭全举;谢继红;陈东;;低温海水源热泵的技术方案分析[J];化工装备技术;2014年03期
4 谢继红;王帆;于文华;陈东;;学生公寓冰制冷空调的技术方案分析[J];化工装备技术;2014年04期
5 杜岩;谢谟文;胡女曼;王立伟;许波;;纳木错湖水位变化模型构建及其驱动机制识别[J];人民长江;2014年05期
6 谢继红;刘云亮;施雪克;贾晓敏;陈东;;热管式冰制冷学生公寓空调的设计[J];轻工机械;2014年05期
7 宋岚;程璜鑫;;夏季校园公寓热环境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东区为例[J];科技资讯;2007年36期
8 赵美;于航;;冰浆贮存的均匀性研究[J];制冷学报;2014年01期
9 李秀伟;张小松;王芳;;低含湿量冰蓄冷系统的核心过程研究[J];制冷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王芳;赵建福;李凯;;快速减压过程中液滴闪蒸/冻结现象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虹;基于纳米氟碳涂层材料的过冷水动态制冰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虹;基于纳米氟碳涂层材料的过冷水动态制冰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徐爱祥;冰晶动力学行为与粒径分布演化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冰洁;真空法制备冰浆的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赵腾磊;冰浆存储过程冰晶动力学演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江敏;气—液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传热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贤章,王光宇,李文君,曾群柱,金德洪,,王丽红;青藏高原湖冰及其遥感监测[J];冰川冻土;1995年03期
2 魏秋方;叶庆华;;湖冰遥感监测方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3 王绍武,叶瑾琳;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J];大气科学;1995年05期
4 殷青军;杨英莲;;基于 EOS/MODIS 数据的青海湖遥感监测[J];湖泊科学;2005年04期
5 张培训;邓子伦;窦涛;;小型制冰机制冷系统匹配研究[J];河南科学;2010年03期
6 白珊,刘钦政,李海,吴辉碇;渤海的海冰[J];海洋预报;1999年03期
7 宋学家,刘钦政,王彰贵,于福江,陈陟,白珊,王毅,凌铁军,杨学联;海洋环境预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J];海洋预报;2005年S1期
8 曹立辉;住宅建筑发展趋势[J];建筑;2001年09期
9 孙波,温家洪,何茂兵,康建成,罗宇忠,李院生;Sea ice thickness measurement and its underside morphol-ogy analysis using radar penetration in the Arctic Ocean[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3年11期
10 辛羽飞;卞林根;;全球冰冻圈变化预测研究现状[J];极地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燕;追求最优环境和效率——水循环平衡系统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J];建设科技;2004年11期
2 李文清;水循环对水污染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山西水利;2005年02期
3 孙思淼;;书讯:《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现已出版发行[J];黑龙江水专学报;2010年01期
4 陈月仙;锅炉的水循环与安全运行[J];劳动保护;1985年07期
5 刘钦久;;要求高水质的水冷设备采用软水循环的效益[J];冶金动力;1988年04期
6 刘春蓁;;关于水循环研究的若干问题[J];水文;1989年02期
7 刘昌明;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若干问题的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8 高艳玲,吕炳南 ,王立新;健康水循环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城市问题;2005年05期
9 陆静超;袁一星;王晨;山丹;;循环经济下的城市水循环[J];给水排水;2007年07期
10 郦红瑛;;热水锅炉水循环故障分析及水循环方式改造[J];同煤科技;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伟南;;城市水循环改善的战略思考[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2 胡燕;;从系统论角度探讨水循环的教学方法[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张光辉;;区域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演化规律——规范人类用水行为、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基础[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巩同梁;刘昌明;;环境变化条件下陆地表层系统水循环非均衡模式——水循环非均衡现象剖析与边际水循环概念[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李析男;胡彩虹;;城市水循环对城市供水量的影响分析[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6 马智杰;徐小元;居江;;区域良性水循环的探讨和示范[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7 马智杰;徐小元;居江;;区域良性水循环的探讨和示范[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夏军;;变化环境下中国北方水循环与水安全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展望(以华北地区水问题为例)[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昌明;梁康;;作为水文科学基本理论的水循环研究若干探讨[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孙廷春;;发展煤矿“水循环经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中 吴慧秀(河海大学);城市用水给自然水循环带来了挑战[N];中国水利报;2011年
2 李平 赵建平;流域时代的理性回归[N];中国水利报;2004年
3 慧聪;工业水循环:人类水危机的最后“救赎”[N];黄河报;2010年
4 王富;攀钢实现增产节水循环发展[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杨勤;江苏:流动的水循环的路[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钱建伟;1.4亿清除水循环“瓶颈”[N];苏州日报;2006年
7 周宾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易学”视野中的水循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特约专家 齐兵强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博士;用水循环体系建设是特色[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王勤;旨在破解当代水问题的力作[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0 程晨;上海建成水循环公厕一吨水用“一辈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文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水循环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佳嘉;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与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峰;健康水循环与新的水策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孟彩侠;基于不同方法的和田绿洲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章纯;水循环算法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在多目标中的改进[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4 马喜荣;黄河流域水循环流路的改变对物质输送及能量交换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5年
5 许向君;城市水务系统循环规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6 田辛;景观“水”要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徐红霞;缺磷胁迫下水稻叶片光合特性以及水水循环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万锋;基于水循环视角的城市水价管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1010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1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