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如何影响幸福——教育、公共教育支出与主观幸福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13 20:49

  本文关键词:教育如何影响幸福——教育、公共教育支出与主观幸福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 主观幸福 教育经济学 公共支出


【摘要】:主观幸福(SwB)是目前教育经济学用来测量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虽然教育有时候会降低生活满意度,但它能通过提高个人收入水平,为个人提供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对个人身心健康、婚姻家庭、社会网络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能通过提高国家的生产效率、促进民主与减少收入分配不公,改善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公共教育支出有助于提高国民幸福水平,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惠及低收入群体的公共教育投入对提升国民幸福水平的影响更大。经济学对教育与幸福关系的研究应在如何建立数据库进行动态追踪调查、教育如何通过中间变量影响幸福以及如何将幸福设为教育政策目标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教育 主观幸福 教育经济学 公共支出
【基金】:暨南大学宁静致远工程远航计划(12JNYH004) 暨南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科研创新项目(2013006)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人类是追求更多的收人还是更多的幸福?自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这位研究幸福的学者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经济学家越来越关注决定幸福的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学研究成果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使“经济人”假定受到“幸福人”目标的挑战。“不丹模式"又使许多国家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立新;潘春阳;;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2 张学志;才国伟;;收入、价值观与居民幸福感——来自广东成人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1年09期

3 罗楚亮;;教育、收入与主观幸福感[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4 任海燕;傅红春;;幸福经济学在中国: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J];江海学刊;2012年01期

5 何立华;金江;;谁是幸福的?——个体特征、外部环境与主观幸福感[J];经济评论;2011年05期

6 理查德·莱亚德;庞娟;;幸福是什么? 我们是否越来越幸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4期

7 鲁元平;张克中;;经济增长、亲贫式支出与国民幸福——基于中国幸福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0年11期

8 俞可平;;善治与幸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2期

9 王冰;;从客观效用到主观幸福——经济福利衡量方法论转型评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强;;国民经济核算视角下的福利测度方法审视[J];调研世界;2012年03期

2 胡洪曙;鲁元平;;公共支出与农民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10期

3 娄必县;张仁虎;;司法公信力的检讨与重塑——基于二审改发率、上诉率和信访变迁的三维考察[J];法律适用;2013年01期

4 彭代彦;;居民幸福感视域下的民生问题:一个分析框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5 陈刚;李树;;政府如何能够让人幸福?——政府质量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6 刘青林;;迁村并居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测度指标选取[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08期

7 才国伟;刘剑雄;;归因、自主权与工作满意度[J];管理世界;2013年01期

8 刘力;李铁成;邝惠贞;;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幸福效应及其政策启示——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的新视角[J];城市观察;2013年03期

9 赵新宇;姜扬;范欣;;宏观税负、亲贫式支出与公众主观幸福感[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10 吕延方;;公共政策与我国城乡收入及其差距的关联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张义凤;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郝海波;基数效用论的复兴及其对主流经济学的贡献[D];山东大学;2011年

5 黄红发;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金江;主观幸福的经济学初探[D];武汉大学;2010年

8 包海花;区域社会福利协调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任海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影;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中国人权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青;收入与幸福感相关性的经济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明;城市父亲参与育儿的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亚楠;大学生完美主义、主观幸福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4 姚少英;有序Probit模型的非参贝叶斯统计[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陈雪娥;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晓霞;城市女性群体主观幸福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亚薇;女大学生和女性管理者的幸福感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禹亚男;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倩妹;当前城市青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欣欣;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其木格;;居民幸福感的测量与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7期

2 陈惠雄;快乐最大化:对经济人概念的终结性修正[J];财经科学;1999年06期

3 陈惠雄;人的研究:经济学研究的新层次[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4 陈惠雄;吴丽民;;国民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机理、结构与测量学特性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罗楚亮;;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城乡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11期

6 周四军;庄成杰;;基于距离综合评价法的我国国民幸福指数NHI测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7 林洪;温拓;;国民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以广东21地市为例[J];当代财经;2010年05期

8 陈惠雄;欲望的本质:一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05期

9 亓寿伟;周少甫;;收入、健康与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明军;孙美平;姚晓军;;兰州市居民幸福感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大宇;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经济学的误读[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36期

2 科恩;李兆雄;;教育经济学的问题和任务[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11期

3 李同明;教育经济学与大学管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4 王延寿;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以教育经济学为视角[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5 金子元久 ,陈晖;教育经济学发展概要[J];比较教育研究;1989年05期

6 翁光兰;;中外学者的教育经济学思想概述[J];科学之友(B版);2008年12期

7 曾满超;七十年代以来国外教育经济学的新发展(续二)[J];教育与经济;1986年03期

8 ;陕西省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J];教育与经济;1987年04期

9 张忠红;;关于教育经济理论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6期

10 陈柳钦;;我国教育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育云;熊高仲;;应加强教育经济学的元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佳宏;王琴;尹春杰;;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基于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论文的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桂荣;;中国教育经济学改革开放30年之回顾与展望[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玲;;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经济学》课中的运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玲;;教育经济学中案例教学问题试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趋势的知识图谱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尤莉;;论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曹淑江;;论《教育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改革[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惠圣;;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与教学问题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个教育书记的“教育经济学”账单[N];重庆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国圣;解读重庆“教育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3年

3 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要成为真正的独立的交叉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施芳;适度打工有益学业[N];人民日报;2004年

5 ;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6 厉以宁;教育事业与资本市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柳光敏;“泛滥经济”[N];深圳商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田晓玲;新能源为市场带来新机遇[N];文汇报;2009年

9 邬焕庆 吕诺;我们还需要多少“方正”“同方”[N];大众科技报;2004年

10 记者:林立平 廖雷;中国高教特色赢得世界名校校长青睐[N];经济参考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钱智勇;对教育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霞;我国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一涛;农民的社会流动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孙红梅;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艳;近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经济学教材核心概念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莉;中外教育经济学知识图谱比较研究:1981-2011[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刘亮;农村家庭功能的嬗变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慧青;教育投入虚实论[D];湖南大学;2006年

5 李雪峰;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及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海翠;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李艳芳;《简爱》中的经济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陈t,

本文编号:1027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27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4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