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调查及心理辅在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4:00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调查及心理辅在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儿童 学校适应 心理辅导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各项制度壁垒的开放,我国农民跨区域流动规模在不断扩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截至2010年,中国农民工已达到2亿,农民工子女则高达7000多万,包括1400多万的随迁子女和5800多万的留守儿童。同时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的关注,解决好流动人子女的心理问题具体有重要意义,而且流动儿童处在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而学校适应是衡量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校适应是指青少年通过主动积极的身心调整,积极与学校环境互动,并且着重表现在对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学习情绪适应方面适应良好,青少年对于学校的感受是积极愉快的。 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掌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现状。二是通过心理辅导改善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来自X学校中学初一年级的30名流动儿童被试。在心理辅导之前用学校适应量表对30名被试进行前测,而后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主要从学习心理、人际关系、学习情绪进行辅导。在心理辅导结束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后测,最后对前测后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调查和心理辅导得出以下结论: (1)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存在轻微学校适应不良的情况。 (2)后测成绩实验组与控制组单因素方差检验显著性sig=0.00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组学校适应得分明显提高,,而控制组得分并没有显著性改变。 (3)通过心理辅导干预,对提高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流动儿童 学校适应 心理辅导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课题的选择9-12
  • 1.1.1 研究背景9-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研究对象和有关概念的界定12-13
  • 1.3 相关研究综述13-19
  • 1.3.1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13-14
  • 1.3.2 学校适应的测量指标和工具14-15
  • 1.3.3 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15-17
  • 1.3.4 学校适应心理辅导研究17-19
  • 1.4 研究方法19-21
  • 1.4.1 研究方法19
  • 1.4.2 研究对象19
  • 1.4.3 研究工具19-20
  • 1.4.4 研究程序20-21
  • 2 X 中学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调查21-27
  • 2.1 X 中学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情况调查21-26
  • 2.1.1 学习心理调查21-23
  • 2.1.2 学习情绪调查23-24
  • 2.1.3 人际关系调查24-26
  • 2.2 x 中学学校适应调查小结26-27
  • 3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心理辅导27-38
  • 3.1 心理辅导内容27-30
  • 3.1.1 学习心理辅导27-28
  • 3.1.2 人际关系辅导28-30
  • 3.1.3 学习情绪辅导30
  • 3.2 心理辅导方案30-38
  • 3.2.1 第一阶段 建立团体关系和人际关系辅导31-33
  • 3.2.2 第二阶段 人际关系辅导33-34
  • 3.2.3 第三阶段 学习情绪34-36
  • 3.2.4 第四阶段 学习指导及心理辅导结束36-38
  • 4 结果分析38-44
  • 4.1 心理辅导量表前测成绩分析38-42
  • 4.1.1 学习心理辅导数据分析39-40
  • 4.1.2 学习情绪辅导数据分析40-41
  • 4.1.3 人际关系辅导数据分析41-42
  • 4.2 心理辅导结果分析42-44
  • 4.2.1 前后测总成绩分析42
  • 4.2.2 前后测维度成绩分析42-44
  • 5 结论44-45
  •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50
  • 后记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克;冯帮;;流动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年03期

2 陈秋梅;;初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3 孙红玲;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年01期

4 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J];文教资料;2006年31期

5 郭彩琴;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J];学海;2001年05期

6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7 王薇;罗静;高文斌;;影响城市流动儿童自我认同的因素探析[J];心理科学;2011年02期

8 郭伯良,王燕,张雷;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9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1083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83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