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以株洲市第一中学为例
【摘要】 本文针对新课改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性”不足的现状,以教育学中“有效性教学”为理论依据,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探究,力求能丰富“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及对美术教学实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有效性教学”针对美术课程目标而言,是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应遵循最大化原则,追求最大程度的教学“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的最大价值是实现教师感受到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有效性教学”是教师的必然追求。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美术鉴赏》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的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且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从而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惟一指标。①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三年来在湘西任职的经验和随导师一起去株洲市一中进行教育实习调研的体验,针对株洲市一中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情况,结合国内外“有效性教学”的理论及高中美术学科的特点,围绕《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提出了适合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性教学”的方法探究——“由近及远”的教学策略、“以点带面”的教学策略、“比较鉴赏”教学策略、“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教学策略、“情景模拟”教学策略,并对每一种方法的涵义、实施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建设性影响。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回顾三年来在湘西慈利县第四中学担任高中美术教师的工作经历?,在工整整洁的教案里,分条罗列着教学目标及认真制订的教学计划和写满纸张的新思想,笔者一到此校任教便担任了高一十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当时充满了教学热情,并认真负责的教学,且总是希望自己的课是学生每周最喜欢的。在工作进入第三学年时,头脑中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困惑:所有的教案在三年间写好并不断完善,只需做少量改动,甚至在上课前看一眼教案,就能洋洋洒洒的讲一节课了,教学目标更是局限于教参,教学变成了四十五分钟的固定模式,此时我和其他许多教师一样,失去了教学的热情,被自己“预设好”的储备束缚住了,每日重复着单调乏味的课程。一次偶然机会,在导师谢芳教授推荐的众多必读书目中,笔者接触到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多尔提出了后现代的课程导向的教学与课程观。多尔指出: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教学并非“只有一种最好”或“只有一种正确”的方式,它接受内在复杂性和多观点之中的不确定性;应该改变做法,从注重教导性转向注重对话性,这种充满愿景的课程被人称为乌托邦。②所以我认为如果对于课程理念的追求没有一点理想主义的话,任何改革都不会有效果。西方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曾经说过:“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③高中《美术鉴赏》的开设,正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领悟美术作品中存在的内在精神涵义,从而提升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启迪智慧、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然而,基于传统的教育模式,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国家提出要从应试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摆脱高考的阴影,社会、家长、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美术课,而且大多数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加上课业负担较重,所以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这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如何有效的抓好课堂45分钟,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审美能力、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易于操作的且能收到良好效果的课堂教学方法即有效的美术教学,就颇值得探究了。
第二节研究现状及趋势
“有效性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尤其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美国著名教育家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中提出,有效性教学的关键行为有5点:1、清晰授课;2、多样化教学;3、任务导向;4、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5、确保学生的成功率。我国“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以现代教育理念和特点为依据进行的研究。“有效性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通过努力,我国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逐渐开设起来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师资队伍,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较大、美术教师数量和质量不理想、学校领导重视不够、课程资源置乏等原因,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的开课率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教学效果也不明显。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对2004到2014年间发表的文献,使用“高中美术鉴赏”作为关键词对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进行跨库检索,共检索到455篇相关文章,又用“高中美术鉴赏课”并含"有效性教学"作为关键词,再次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4篇相关文章,其中期刊19篇文章,硕士论文5篇,博士论文0篇,说明我国对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性教学”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而从现有的这些成果看,其代表性的成果有:1.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的涂成在《大众文艺》第2013年20期发表的论文《新课程下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方案探究》中,主要研究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分别是在指导思想上尊重学生个体;重视以生为本;在具体教学中加强教改研究;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混合使用并积极鼓励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2.迁安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刘春颖在《考试周刊》第2012年03期发表的论文《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中,主要研究了实施目标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或看待美术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3.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的许洪林在《文化月刊》第2009年08期发表的论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中,主要研究了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要贯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其首要任务是: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认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名画模仿教学、探秘式教学、运用研究性学习体验的教学模式。4.延边大学的王秀英在2011年的硕士论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研究》?中,主要研究了高中《美术鉴赏》+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渴求动机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深入思考;怎样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是当前美术教师急需做到的。5.山东师范大学孙浩华在2010年的硕士论文《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探究》中,主要研究了针对新课改后《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性”不足的现状,以教育学中的“有效教学”理论为依据,进行高中美术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探究活动并认为“有效性教学”是针对美术课程目标而言,是基于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6.南京师范大学的陈建文在2011年的硕士论文《高中美术鉴赏课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中,主要研究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影响新课程改革推进的主要因素。以上为文献检索中出现的三篇期刊论文,三篇硕士论文,没有博士论文研究相关内容。论文研究涉及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方式、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教育观念的转变,但是都没用后现代课程理念来支持研究。综合来看,与“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法”相关的研究成果少,围绕教学设计的研究较为集中。
第二章“有效性教学”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有效性教学”的概念
“有效性教学”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定论,因为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理论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
第二节“有效性教学”词义分解说
把“有效性教学”分解成:“有效性”和“教学”两个词,从两个词的概念出发来界定“有效性教学”的涵义-“有效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其教学效果是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指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吻合教育目标、符合特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相对有效的达到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教学过程合规律性和成功引起、维持、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有效性教学”实现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有效性教学”的“层次”说
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对“有效性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这种观点认为:“从表层分析,“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从中层分析,“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从深层分析,“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实践“有效性教学”,就是要把有效的“理想”转化成有效的“思维”,再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 ”。
第三章株洲市一中《美术鉴赏》的教学现状..........................................7
第一节《美术鉴赏》的教学概况..........................................7
第二节学校各层面对《美术鉴赏》的认识..........................................10
第三节《美术鉴赏》的教学案例..........................................14
第四章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性教学"策略..........................................30
第一节“由近及远”的教学策略..........................................30
第二节“以点带面”的教学策略..........................................31
第三节“比较鉴赏“教学策略.......................................... 33
第四节“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教学策略.......................................... 35
第五节“情景模拟”教学策略..........................................40
第四章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性教学”策略
第一节“由近及远”的教学策略
由近及远,比喻事物的影响逐渐推广,思想认识不断深入。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艺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时,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一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为例来进行欣赏和分析。首先,笔者让同学们讨论,应该给这幅画取一个什么画名,才能使这一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经过思考,大部分同学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老农》《老头》《农民》等,但不知是否确切,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因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期待。这时,笔者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接下来笔者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乡亲》为背景音乐,在饱含深情的乐曲声中,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古铜色的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道道车辙似的皱纹,犁紀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又扒进过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在这巨大的头像面前,感受到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的逼视,听到他沉重的喘息,青筋的暴跳,血液的奔流,喚出他特有烟叶味和汗腥味,感到他皮肤的抖动,看到从细小的毛孔里渗出汗珠,以及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下的一颗牙齿。可以想见那张嘴一辈子究竟吃了些捨东西,是多少黄连,还是多少白米…父亲——这就是生育、养我的父亲,站在这样一位如此淳厚、善良、辛苦的父亲面前,谁又能无动于衷呢,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又是哪些人不了解、不热爱这样的父亲呢。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它吨吨逼人,发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騎然神伤。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过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此画问世后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他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面对《父亲》,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乐观精神和坚朝的奋斗力的普通老农民,在他身上汇集这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百折不屈的创造力,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观众的心中产生的是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感,是撼人心魄的,正是作者罗中立毫不遮掩的把农民的“丑”真实的表现出来,才使得“父亲”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这幅油画给我们带来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不问收种,只问耕耘”的特殊情感,是这一生贡献给土地的有力证明。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情感得到了升华。引导学生从画中的老农形象想到中国的农民阶层,由农民再想到养育中华儿女的"父亲",进而想到祖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命运。在这一情感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深切的体会到为什么这幅画要取名为《父亲》才更有艺术感染力。从而也更好地认识到,创造美术形象就是要创造出“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来表现事物的共性与普遍真理的形象,也就是创造艺术典型”。这样,同学们加深了对美术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欣赏的作品都包含着审美因素,只不过有的显而易见,容易把握,有的含蓄深刻,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多欣赏艺术作品是提高艺术美欣赏基本素质的首要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美术欣赏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作品与激发学生因欣赏而激起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敢于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第二节“以点带面”的教学策略
以点带面就是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所谓“点”,顾名思义是一个范围的中心,而面则可理解为点所顾及的范畴,点与面亦可以理解为一个知识系统的中心。在每一堂课程中,教师注重找准学生感兴趣的点,并结合课本具体内容以这个点为切入口,这个切入口形式多样,它或许是关于一件名作的故事、一个画面、一则艺术新闻、一幅画、一种美术现象、一种美术潮流等,然后从这个点出发,循序渐进地挖掘美术教材里所涵盖的信息与知识,然后将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中的各种美术现象。实践证明,这样的美术鉴赏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学生在课堂里感受到学有所得,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然特别高。一堂课下来,各种基础的学生各有收获。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新课标精神,让课堂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同时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且重难点非常突出,将课堂所获知识运用于实际指导生活,环环相扣,相得益彰。下面我们就以美术鉴赏课程第一单元内容《美术与眼睛》为例具体阐述“以点带面”教学方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的运用。本单元是美术鉴赏的人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常识性的分析,系统地建立美术鉴赏的基本意识,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这个单元的内容既基础又重要,需要学生清楚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什么是具象美术、抽象美术、意象美术?美术鉴赏的四种方式”。那么如何把理论性如此之强的内容轻松地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宽松氛围中自觉地去感受美术鉴赏的独特魅力是笔者在备课期间思考得最多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备课学习,在讲授美术欣赏的四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感悟式鉴赏与形式鉴赏方式时,笔者大胆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富春山居图》为例,以这幅画的悠久历史、流传经历为切人点,重点将这件传世作品的意境、笔墨以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说给学生,在讲述故事过程中,遇到关键的情节与知识点,笔者有计划地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各种问题,学生对故事着迷,急于想知道答案,这种方式很容易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之后从学生的体悟中归纳作品外在的形式美与内在的形式美,最后由这件作品再引导其他绘画类作品的鉴赏方式。同时课堂还结合音乐、视频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欣赏鉴别的过程中尽情地享受这件作品带来的审美意义,经过这样的审美体验过程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对不同绘画形式的作品选择客观合理的鉴赏方式。整个课堂氛围轻松美好,知识点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轻松完成,课堂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深受学生欢迎。此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笔者还鼓励并引导学生从“生活”这一点出发,观察社会、学校等各种美术现象,结合生活中的审美经验,发现、分析、体悟各种美术现象。如:工艺品、漫画、动漫、服饰、电影海报、手表等,这些不仅是他们的生活必备品亦是他们第一时间近距离接触美术现象最直观的方式,所以在美术鉴赏课堂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即课堂”的理念,从关注身边的事物出发,结合美术鉴赏课堂中所学的审美鉴赏知识,理性、客观地思考分析它独特的美丽,更进一步认识、了解它,甚至改变它。
结 语
带着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达到美术鉴赏教学的三维目标,笔者对《美术鉴赏》有效教学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高中美术“有效教学”,不是老师或学校一厢情愿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不只强调老师的教,更主要看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首先简述了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选题缘由、“有效教学”研究现状,阐述了有效教学的涵义:有效教学是基于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新课改后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有效的讲解、有效组织、有效提问使学生获得美术知识与技能;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交流与互动体验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陶冶情操,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国内外“有效教学”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本文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高中美术学科的特点,围绕着“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方法——怎样提问、怎样组织课堂讨论、怎样课堂提问、怎样激励、怎样课堂评价,并对每一种方法的涵义、实施建议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针对新课改后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性”不足的情况,对先人的“有效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立足于美术课堂的微观领域,探讨美术教师实施何种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施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1] 罗姗姗.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16)
[2] 吴宏,徐斌艳.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3] 龙宝新,陈晓端. 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04)
[4] 崔允漷,王少非.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02)
本文编号:10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