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摘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已成为《经济生活》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使这一任务得以贯彻执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则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引导学习者进入具体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概念、理论,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因此,案例教学法无疑是适应这种基础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文章结合《经济生活》新教材的特点以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三个角度论述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必要性。其次,从教材内容的实践性、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案例以及教材的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说明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可行性。第二部分: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建构。这部分探讨了《经济生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选编案例、分析案例、评论总结,并对这三个环节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详细了论述。第三部分: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事例分析。这部分主要是对《经济生活》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两堂课的具体呈现。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本部分以实习学校为例,主要根据对实习学校教师的访谈以及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案例缺乏针对性、驾驭课堂能力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地提出了精选案例、巧妙引导与控制课堂讨论、合理处理与讲授法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案例教学四个可行的操作性建议。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经济生活》教学之中,除了案例教学法本身独特的优点之夕卜,还与《经济生活》这本教材本身的特点和课改后的教学目标有关,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分析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必然结果《经济生活》特别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以求达到“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但现行的许多教学方法只是理论性概念的传授,缺乏理念向实践的转移,致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忽略最基本的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当反应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实际,面向社会、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现实的关注,善于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但是,在现行的教育条件和环境下,每节课都让教师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学,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则是不可能的。而案例教学法则是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间的距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搭建课堂学习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提供源于现实生活的大量案例,把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最真实、最客观地反映给学生,给学生一种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摸索、探究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方法,从而可高效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其处理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具体而言,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案例将《经济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学习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推理、归纳可以较好的内化这些原理和概念,并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从而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众多的疑难问题。因此,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可以快速的在脑海中搜索并调动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自觉形成知识的迁移,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总之,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上突出的实践特色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意义使其成为《经济生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最有效的教学方式。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然要求根据现代教育理念,《经济生活》课程的功能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即既要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给予,又更尊敬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独立思考的权力。力求引导学生在认识经济生活、适应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经济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的内在需要,改变以往被动消极的接受者形象,成为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性和自由性。案例教学法则正体现了上述要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侧重于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相信学生、尊敬学生,他们把不同水平的学生都纳入到案例讨论与分析中,让学生自已去建构、去探索,从而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充分展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经济生活》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探索和运用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3.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着眼于“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经济生活》指出要引导高一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掌握学习方法来保证终身发展。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直接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只是作为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让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来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进而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归纳领悟出一个适合个人特点的有效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获得处理新问题和解决新矛盾的综合技巧,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技巧为主的案例教学法正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1.教材内容的实践性为案例教学法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行性新课标下《经济生活》教材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反映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即立足于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需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经济生活》将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新成果的材料加以典型化,将经济理论观点寓于熟悉的经济生活之中,设置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这种既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又蕴含经济学学科知识的课程模块表明:教育的各种要素和教育活动要回归生活,贴近生活,重视学生从实际知识经验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因此,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实践性、生活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它不止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方法课,即一门实践性较强、极具实用价值的课程。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蕴含经济理论和知识的,可以科学阐释经济理论的典型的、形象的事例。案例教学法正是通过引导学生对真实典型的案例情境的思考、分析和讨论来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所以《经济生活》在内容的编排上始终坚持了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这一原则也就决定了《经济生活》内容的实践性,从而也就为案例教学运用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行性。2.教材本身包含的案例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条件《经济生活》新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运用贴近生活的典型材料来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整本教材中教材编写者设计了许多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得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建构
案例教学法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有着完整的教学过程。结合案例教学相关文献和自身的实习经验,笔者认为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环节:即选编案例、分析案例、评论总结。
(一)选编案例
《经济生活》教学强调要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在自我探究、合作探究案例过程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自我建构。因此,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起点,选好案例是运用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案例撰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恰当的案例有助于提高《经济生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反之则不利于提高《经济生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选择恰当的案例尤为重要,案例选择好,案例教学就成功了一半。1.搜集案例案例的搜集是案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题。常见的案例来源有:一是直接采用书本中提供的案例;二是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案例;三是借助新闻、广播、电视等媒体收集案例;四是教师直接编写。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法,案例的搜集都必须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根据。因此,在搜集案例之前,教师首先应当吃透教材,清楚教材的概念、原理,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同时,教师还要深入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生活背景。也就是说,案例的搜集不仅仅要符合教师的研究主题,还要考虑这个案例是否适合教学目标以及贴近学生实际。2.编写案例很多情况下,搜集的案例不能直接用作教学案例,这时教师就需要对搜集来的各种素材进行仔细研读、选择提炼、编辑加工,编写成能适应教学需要的典型而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教学法坚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群体”的原贝U,注重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从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出发。因此,教学案例的编写要以教材和学生为基础,具体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确定案例主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某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提高某种技能,而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所能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则与教师提供的案例所包含的知识成正相关。因此,案例必须要能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具有教学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案例时首先一定要将每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概念和原理排列出来,列出每堂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使编写的案例尽可能多的蕴含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确定案例主要用于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分析这一案例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整个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其次,分析学情,确定案例的难易度。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因此案例的选择和设计要建立在对学生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等,选择案例的难度与深度不能与学生目前接受程度和已有的知识水平相差过大,使案例既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相符,又能对学生知识的扩展与延伸以及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再次,根据案例主题和学情选择材料,编写案例。在确定了案例主题和分析了学生的情况后,教师就要根据主题去寻找相关材料,同时选取的材料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使最终编写成的案例既要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要新颖有趣,与学生的认知需求相一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吸引学生。最后,根据已编写好的案例设计问题。教学问题的设计并不是对别人教学笔记的照搬,也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量,使问题能激起学生仔细地思考,帮助学生关注案例的特定方面,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的设计进行思考、探讨,预先构建出聚焦教学思考的框架。此外,问题设置难度要适中,对于问题的解决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解决方法,而不是通过努力也找不到答案或者太过容易的找以答案。同时,蕴含一课时内容的案例所对应的问题不宜过多,应确保少而精,一般每个案例情境问题设置尽可能控制在3个之内,以便教师掌控课堂教学进度,也有利于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和对教学重难点知识的把握。简而言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三性”,即具有难易和数量上的“适度性”、层次上的“梯度性”和能力培养上的“潜在性”。
(二)分析案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自己主动的去建构知识,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不是通过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他们主动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得和发展起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舍得放手,当放手让学生自已去探索、发现知识的时候,学生会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释放出无可估量的能力,从而使各方面能力在幵放、自主的空间里得到自由的成长。
三、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中运用的事例示例...............................17
(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堂教学事例与分析............................... 17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课堂教学事例与分析...............................24
四、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25
(一)存在问题............................... 25
(二)改进建议............................... 26
结语...............................30
四、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存在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与教学访谈中,笔者也发现由于案例教学法运用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时间并不长,人们对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案例缺乏针对性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核心,不仅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很高的紧密性和关联性,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但在我国并没有一个相配套的案例资源库,更没有一个供教师搜集案例的参考标准,教师只是凭借自己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去推敲去塚磨,然后选编出案例。在这一选编过程中,由于教师并未受过系统的培训,对于案例的把握很难做到恰如其分,对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握也不够到位,致使对案例的选择有的仅仅是为了某节课的需要,而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有的仅仅为了调动课堂气氛,片面强调趣味性,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这一切都导致所选案例不够严谨、科学,缺乏针对性。2.驾取课堂能力不足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依赖老师和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课堂讨论的主体意识和积极参与的精神,他们的思维常常是僵化的、懒惰的,缺乏独立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和自主探究的精神,这些往往导致课堂讨论陷入冷场的遮她。面对这一情境,很多教师并不是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思考案例,而是急于走到幕前把答案告诉学生,从而放弃了案例教学,又回到了单一的理论灌输,使学生再次轮为忠实的听众,课堂的主动权再次回到教师的手里。同时,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就极易出现“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现象。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课堂讨论中探究知识,这就容易使一些学生脱离题目侃侃而谈,面对学生的跑题有的教师采取放任,有的教师直接打压,这两种方式要么没有提高学生的能力,要么打击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偏离了案例教学的初衷。此外,在讨论参与过程中,常常出现两极化倾向:一些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积极的倾听的思考,而另一些学生态度冷漠,不愿参与到讨论中来。对此,很多教师担心不能完成教学进度,索性放弃对那些不参与讨论的学生的引导。长此以往,课堂变成了一部分人的课堂,那些没有参加课堂讨论的学生也就失去了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这就使案例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3.学生参与度不高长期的“我讲你听、我写你抄、我考你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学习单纯地理解为获得知识,形成了封闭、教条、代理式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足,同时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因此,很多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感到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中力不从心、毫无头绪,很难进入案例的情境和角色。于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仍然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各个环节进行了 “全权代理”,教师指向哪,学生跟至哪,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依然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只需坐在底下洗耳恭听,记好笔记,参与度不髙,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二)改进建议
针对在《经济生活》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改进建议:1.精选案例随着互联网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了 "信息爆炸”。《经济生活》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教材,可供教师选择的案例则更是不少,教材、报纸、期刊、杂志、会议、网络等等,都为《经济生活》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素材。但并不是这些素材都适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在大量的案例素材中去蹄选出最适合要求的材料,然后修改和完善使之成为一个能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一系列的编选过程中要把握好“五性”。一是导向性。教师要坚持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必须选取符合体现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要求的案例。二是针对性。选择案例既要紧扣教学目的,贴近教学内容,蕴含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又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案例要顾及学生的年龄、知识与能力基础,其难度与深度不应过于超出学生目前的接受程度。三是教育性。选择的案例要有助于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态度问题,有助于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有助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学生的头脑,从而提高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四是真实性。案例选材必须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获得,尊重事实,尽量避免人的主观性,不允许虚构和臆造。五是启发性。所选案例应蕴含一定量的实际问题,突出启发性,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形象思维深入到理性思维。2.巧妙引导与控制课堂讨论案例课堂讨论过程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唱主角,但整个讨论过程仍然需要教师像导演那样,虽不出现在舞台和银幕上,却时时处处引导与控制着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冷场、跑题和垄断的局面,以确保课堂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使得课堂讨论既热烈生动,又轻松自然,形成宽容平等的气氛,从而保证在单位时间内最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1)打破冷场参与是讨论的基本要求,只有真正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中,才会有所收获。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不能为打破冷场而进行过多的干预,也不能因焦急而走到幕前,而是要保持沉默,以信任的眼光注视学生,等待片刻,如果在一定的时间过后还没有学生主动起来发言,教师可以采取点名式,选择能承担这一责任的学生,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引导来带动其他学生的参与。此外,教师还要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使他们敢于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勇于提出自已不同的见解,改变过去课堂上"看、听、. 记”的听课步骤。(2)引回正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容易离开题目高谈阔论,争论不休,或者讨论停留在表面上或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像驾驶员那样,控制思维的大方向,及时把握住讨论的焦点,使案例讨论沿着预定的轨道发展。
结语
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把它运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髙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获得,还有利于贯彻《经济生活》的教学理念,完成《经济生活》的教学目标,发挥《经济生活》自身的特点。目前,虽然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实施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法将会被更多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笔者仅仅在教学实践中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粗浅的尝试,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但由于本人能力与经验有限,对这一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还不够深入,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也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指导与意见。
参考文献:
[1] 李雪萍. 思想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 教学与管理. 2012(36)
[2] 齐宏军.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33)
[3] 蒋彩虹. 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案例教学[J]. 新课程(中旬). 2012(11)
[4] 王国栋. 经济法案例教学[J]. 知识经济. 2012(20)
[5] 单凤娟. 案例教学法在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3)
[6] 孙红杰. 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7] 赵月娣. 政治课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 成功(教育). 2010(11)
[8] 刘锋.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 山东教育. 2010(Z5)
[9] 邹盛梅. 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法初探[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4)
[10] 刘景尧,刘绥.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 新西部. 2010(01)
本文编号:10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