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大学生孤独感的具身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21:2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的具身认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孤独感 具身认知


【摘要】:目前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自尊、认知归因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孤独感,在已有的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中主要探讨的是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上几乎都有涉及到,本文主要从具身认知角度研究大学生孤独感。 本文主要采用实验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验中使用UCLA孤独量表简化版,即时需要量表,使用SPSS17.0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不论男女大学生对带有雪花图案的孤独词汇反应更快,也就是说孤独的词汇中包括有寒冷的意义。 (2)大学生没有因为寒冷的温度而变得更加孤独 (3)寒冷的温度也没有是男女大学生孤独感有所差别 (4)寒冷的温度使人有更强的交际需要 (5)大学男女生的交际需要没有因为温度的不同表现出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 孤独感 具身认知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18
  • 1.1 孤独感的文献综述9-14
  • 1.1.1 概念界定9-10
  • 1.1.2 孤独感的分类10-11
  • 1.1.2.1 依据时间分类10
  • 1.1.2.2 根据孤独的不同症状和治疗方法分类10-11
  • 1.1.2.3 依据个体的能动性分类11
  • 1.1.3 孤独感的结构及测量11-12
  • 1.1.3.1 一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11
  • 1.1.3.2 二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11-12
  • 1.1.3.3 多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12
  • 1.1.4 孤独感影响因素12-14
  • 1.1.4.1 人口统计学因素12-13
  • 1.1.4.2 环境因素13
  • 1.1.4.3 人格因素13
  • 1.1.4.4 认知因素13-14
  • 1.1.4.5 文化因素14
  • 1.2 具身认知的文献综述14-18
  • 1.2.1 具身认知的概念14-16
  • 1.2.2 具身认知的理论基础16-17
  • 1.2.3 具身认知研究实例17-18
  • 第二部分 研究假设与研究意义18-19
  • 2.1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及问题的提出18-19
  • 2.2 研究假设19
  • 2.3 研究意义19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19-29
  • 实验一19-22
  • 3.1.1 研究设计19-20
  • 3.1.2 研究对象及工具20
  • 3.1.3 实验过程20
  • 3.1.4 实验结果20-21
  • 3.1.4.1 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反应时和错误率情况20-21
  • 3.1.4.2 有雪花图案无雪花图案的反应时,错误率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2.221
  • 3.1.5 分析与讨论21-22
  • 3.1.6 结论22
  • 实验二22-25
  • 3.2.1 研究设计22-23
  • 3.2.2 研究对象及研究工具23
  • 3.2.3 研究过程23
  • 3.2.4 实验结果23-24
  • 3.2.4.1 不同温度条件和性别的量表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23-24
  • 3.2.4.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量表得分的方差分析结果24
  • 3.2.5 分析与讨论24-25
  • 3.2.6 结论25
  • 实验三25-29
  • 3.3.1 研究设计25
  • 3.3.2 研究对象及研究工具25-26
  • 3.3.3 研究过程26
  • 3.3.4 实验结果26-28
  • 3.3.4.1 不同回忆条件,不同处理温度,不同性别的量表的平均数与标准差26-27
  • 3.3.4.2 量表得分在不同回忆条件,不同温度和性别上的方差分析表27-28
  • 3.3.5 分析与讨论28-29
  • 3.3.6 结论29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29-33
  • 4.1 结论29-30
  • 4.2 教育建议30-33
  • 4.2.1 自我教育30-31
  • 4.2.1.1 正视孤独感,及时调适不良情绪30
  • 4.2.1.2 正确认识、管理自我,合理安排学习、娱乐时间30-31
  • 4.2.1.3 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31
  • 4.2.2 学校教育31-32
  • 4.2.2.1 建立入学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完善心理辅导机制31
  • 4.2.2.2 进行挫折教育31
  • 4.2.2.3 丰富校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31-32
  • 4.2.2.4 开展职业规划课32
  • 4.2.3 家庭教育32-33
  • 4.2.3.1 重视亲密关系,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32
  • 4.2.3.2 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积极沟通32
  • 4.2.3.3 跟随时代,优化家庭教育32-33
  • 第五部分 总结33-34
  • 5.1 本研究的创新点33
  • 5.2 本研究的不足33-34
  • 参考文献34-38
  • 附录38-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丽芳;郑日昌;;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2期

2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当代西方孤独感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4 唐民;;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5 张秀春;王瑜;;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与应对方式特点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6 周倩;姚志强;;大学生人格特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7 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8 答会明;李利琴;李晓红;;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孙晓杰;;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信任与孤独感关系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周宗奎,范翠英;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1100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00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8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