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8:18
本文关键词:大连市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古往今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这一话题的探讨。时至今日,在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精神生活质量、关注幸福感水平。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高校女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高校女教师幸福感水平的高低,对输出人才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院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调查大连市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相关特征同幸福感的关系。并针对调查结果,基于管理学角度,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给予了建议。 本研究对大连市197名高校女教师进行主观幸福感(SWB)现状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形式,共设置两个部分。问卷第一部分结合被调查对象特点、前期访谈、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设定收入、家庭、人际、健康、职业五个调查维度。在各维度上设置相应问题,通过各维度的统计结果掌握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问卷第二部分设定专业、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性格倾向6个特征以及自述幸福感(AVH)评价这一题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如下:一、大连市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二、在设定的特征同自述幸福感相关性上发现:1、学科对幸福感水平有相对性影响2、幸福感水平同年龄呈负相关。3、幸福感水平在学历上呈现出不一致性。4、幸福感水平同职称呈正相关。5、婚姻对幸福感水平有相对性影响。6、性格对幸福感水平有相对性影响。 针对调查结果,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两个方面提出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建议。一、社会、学校方面:1、提高津贴福利待遇,加大科研奖励力度。2、树立高校自身品牌,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3、实行人性化的民主管理,优化评优考核制度。4、倡导团队互助精神,营造和谐人际氛围。二、教师个人方面:1、塑造良好身心品质,积极应对职业压力。2、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建构和谐人际关系。3、平衡家庭女性角色,营造融洽家庭氛围。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高校女教师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0-14
- 一、 研究的背景10
- 二、 研究的意义10-11
- (一) 理论意义10
- (二) 现实意义10-11
- 三、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11-12
- (一) 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状况11
- (二) 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状况11-12
- 四、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2-13
- (一) 论文研究内容的确定12-13
- (二) 论文研究方法的选择13
- 五、 论文的创新点13-14
- 第二章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相关理论内容分析14-22
- 一、 关于“幸福”的多学科阐释14-16
- (一) 哲学、心理学视角中的幸福14
- (二) 经济学视角中的幸福14-15
- (三) 社会学视角中的幸福15-16
- (四) 管理学视角中的幸福16
- 二、 基于幸福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16-17
- (一) 幸福度的衡量和幸福指数的测定16-17
- (二) 幸福观的指引17
- (三) 幸福感的分类及本文研究视角17
- 三、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阐释17-22
- (一)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17
- (二) 主观幸福感特性分析17-18
- (三)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18-19
- 1、人格理论18
- 2、社会比较理论18
- 3、目标理论18-19
- (四)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19-20
- 1、性格同主观幸福感19
- 2、经济同主观幸福感19
- 3、健康状况同主观幸福感19
- 4、婚姻同主观幸福感19-20
- 5、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同主观幸福感20
- (五) 女性主观幸福感的特征20-22
- 1、情感体验方面20
- 2、经济方面20
- 3、健康方面20-21
- 4、婚姻方面21-22
- 第三章 、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的实证分析—以大连市高校为例22-34
- 一、 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维度的确定22-23
- (一) 收入—为生存提供物质保障22
- (二) 家庭—为情感提供支撑归属22
- (三) 人际—为发展提供信息交流22-23
- (四) 健康—为身心提供持续动力23
- (五) 职业—为价值提供实现平台23
-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访谈内容的确定23-24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23-24
- (二) 访谈内容的确定24
- 三、 调查结果的统计方法与呈现24-31
- (一) 调查样本的分析24-25
- (二) 统计工具的使用25-26
- (三) 调查结果的呈现26-31
- 1、收入维度主观幸福感状况的统计结果26-27
- 2、家庭维度主观幸福感状况的统计结果27-28
- 3、人际维度主观幸福感状况的统计结果28-29
- 4、健康维度主观幸福感状况的统计结果29-30
- 5、职业维度主观幸福感状况的统计结果30-31
- 四、 相关特征与自述幸福感关系的调查结果31-34
- (一) 专业与自述幸福感的统计结果32
- (二) 年龄与自述幸福感的统计结果32-33
- (三) 学历与自述幸福感的统计结果33
- (四) 职称与自述幸福感的统计结果33
- (五) 婚姻与自述幸福感的统计结果33
- (六) 性格倾向与自述幸福感的统计结果33-34
- 第四章 、大连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的总体分析与评价34-38
- 一、 大连市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相关维度的分析与评价34-35
- (一) 女教师对收入整体满意度略有不足34
- (二) 女教师对家庭整体满意度最高34
- (三) 女教师对人际整体满意度较高34
- (四) 女教师对健康整体满意度略高34-35
- (五) 女教师对职业整体满意度很高35
- 二、 设定的相关特征与自述幸福感关系的差异性分析35-36
- (一) 学科对自述幸福感水平有相对性影响35
- (二) 自述幸福感水平同年龄呈负相关35
- (三) 自述幸福感水平在学历上呈现出不一致性35-36
- (四) 自述幸福感水平同职称呈正相关36
- (五) 婚姻对自述幸福感水平有相对性影响36
- (六) 性格对自述幸福感水平有相对性影响36
- 三、 大连市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的整合性评价36-38
- 第五章 、提升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多重建议38-42
- 一、 社会、学校方面38-39
- (一) 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加大科研奖励力度38
- (二) 树立高校自身品牌,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38-39
- (三) 实行人性化的民主管理,优化评优考核制度39
- (四) 倡导团队互助精神,营造和谐人际氛围39
- 二、 教师个人方面39-42
- (一) 塑造良好身心品质,积极应对职业压力39-40
- (二) 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建构和谐人际关系40
- (三) 平衡家庭女性角色,营造融洽家庭氛围40-42
- 第六章 、结束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一45-48
- 附录二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德国;蔡言厚;冯用军;王凌峰;;遏制大学排名中“重理轻文”现象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于《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01期
2 沈杰;;从“GDP崇拜”到幸福指数关怀——发展理论视野中发展观的几次深刻转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魏洪秀;;关注幸福指数 建设和谐社会[J];理论界;2008年07期
4 张忠仁;;幸福教育的主题: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毕明,孙承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范丽恒;主观幸福感的理解与提升[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7 阚洁琼;鞠嘉yN;;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幸福值提升[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12期
8 吴淑凤;多元视野中幸福理论及其对主观生活质量研究的现实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1118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18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