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分与互评机制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基于积分与互评机制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个性化学习 E-Learning MOOC 学生互评 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支持下的E-Learning发展,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已成为当前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MOOC模式下,随着学习者的与日俱增,学习者对自身需求的信息资源也变得很难收集,没有突出个性化学习,并且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反馈与成绩评定仅仅依靠教师和助教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本论文对基于互评机制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实现。在首先探究国内外E-Learning系统的研究现状,并研究学习者行为模型与个性化学习模型的基础上,本论文对个性化学习与评分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需求除了课程资源外,还需要其他类型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在E-Learning中学习者对于自身状态信息的了解也显得极为迫切,对学习反馈的实时性也有很大的要求,基于积分与互评机制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上述要求。本论文从学习者的角度对系统需求与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描述,以东北大学E-Learning教学平台为依托,利用ASP.NET、B/S三层架构、SharePoint等相关技术,实现了一个基于积分与互评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课程资源浏览、在线课程讨论、优秀作品共享、学生互评、个人博客等,并通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平时测验互评成绩与教师评分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评分系统。并且根据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分析,初步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在论文最后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应用于学习者成绩评价,对评分系统提出了改进方案。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 E-Learning MOOC 学生互评 模糊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 1.4 论文的结构12-14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技术介绍14-26
- 2.1 E-Learning概述14-18
- 2.1.1 E-Learning的定义与特点14
- 2.1.2 E-Learning平台的发展14-17
- 2.1.3 范式的变迁17-18
- 2.2 MOOC概述18-23
- 2.2.1 MOOC的概念及发展现状18-21
- 2.2.2 MOOC的平台架构与技术框架21-23
- 2.3 其他相关技术23-25
- 2.3.1 SharePoint与WebPart综述23-24
- 2.3.2 ASP.NET技术24
- 2.3.3 B/S结构与三层架构24-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基于积分与互评的个性化学习模型研究26-40
- 3.1 E-Learnling学习系统及学习者行为的分析26-29
- 3.1.1 E-Learning学习环境分析26
- 3.1.2 学习环境的构建理念及构成26-27
- 3.1.3 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行为分析27-29
- 3.2 基于积分与互评机制的在线学习方案分析29-31
- 3.3 系统需求分析31-35
- 3.3.1 系统需求目标31-32
- 3.3.2 系统需求功能分析32-34
- 3.3.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34-35
- 3.4 个性化学习的研究35-39
- 3.4.1 个性化学习模型研究35-37
- 3.4.2 本论文的个性化学习37-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基于积分与互评机制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0-58
- 4.1 系统架构设计40-41
- 4.2 数据库设计41-44
- 4.3 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4-51
- 4.3.1 评分系统的组成44-45
- 4.3.2 系统积分评分45-47
- 4.3.3 学生自评与互评47-51
- 4.3.4 教师评价51
- 4.4 个性化学习管理系统的实现51-56
- 4.4.1 用户主界面的设计与实现51-52
- 4.4.2 课程资源浏览的设计与实现52-54
- 4.4.3 作品分享设计与实现54-55
- 4.4.4 课程论坛设计与实现55-56
- 4.4.5 助教申请及审批设计与实现56
- 4.5 本章小结56-58
- 第5章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学生成绩计算中的应用58-68
- 5.1 模糊综合评价58-60
- 5.1.1 模糊理论与模糊评价58-59
- 5.1.2 层次分析法59
- 5.1.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59-60
- 5.2 模糊综合评价在学生互评中的应用60-63
- 5.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在学生最终成绩计算中的应用63-67
- 5.3.1 学生成绩评价指标63
- 5.3.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学生成绩评价指标的权重63-64
- 5.3.3 隶属度与隶属矩阵64-65
- 5.3.4 合并权重向量与隶属矩阵并解模糊化65-66
- 5.3.5 模糊综合评价的优势与实现66-67
- 5.4 本章小结67-68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6.1 总结68
- 6.2 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佳;;快乐学习系统[J];科学启蒙;2013年Z2期
2 饶克;;智能化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及预约机制[J];安徽科技;2005年12期
3 赵兵川;王全旺;;在线学习系统比较[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韩勇;;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统计;2006年03期
5 罗冬梅;黄贤立;;基于Multi-Agent技术的智能协作学习系统的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0期
6 李昕;李凤华;;计算机基础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石成钰;;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微博学习系统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陈迎春;;浅议公务员在线学习系统高可行性保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17期
9 丁维德;朱颖;;对优秀学生学习系统的探索[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3年03期
10 汤荣庆;一种新型外语与电脑教学合二为一的学习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颖立;张晓莉;;基于多Agent技术的协作学习系统[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冯海成;杨耀峰;;体育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何晓丽;陈小荷;洪鹿平;卢俊之;;外国人汉语虚词辅助学习系统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毛刚;北京干部在线学习系统开通[N];中国人事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高赛;“电子学习”取代“定点培训”[N];光明日报;2002年
3 任素萍;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学习系统[N];山西日报;2002年
4 方熙茹 郭文海 张勇 谢翠英 林晓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构建“大学习系统”[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5 记者 徐飞鹏;本市开通干部在线学习系统[N];北京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王研;云南成立干部在线学习学院[N];中国人事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王军 王汉民 本报记者 陈丽平;网络“信息流”连通政治“生命线”[N];法制日报;2011年
8 本报通讯员 王军 王汉民;“信息流”连通“生命线”[N];光明日报;2011年
9 ;联想传奇研究性学习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10 扣子;e-Learning 电子学习系统 跨越“带宽瓶颈”[N];金融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黎清孝(Le-Thanh Hieu);越南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应用与安全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黄辰;基于智力资源共享的企业学习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叶成林;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利利;面向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新星;基于WebGL和自然交互技术的太极拳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3 刘立;移动英语学习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陈彦;基于校园网络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郑德刚;德阳市党政干部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冯民;高校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方案[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7 赵林;基于Android的移动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骆诗奇;基于android的英文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李国辉;罗定职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胡世锋;网络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30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3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