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4:09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际交往 效能感 亲密关系 成人依恋


【摘要】:本文采用谢晶编制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和Brennan等人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问卷为工具,随机抽取199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依恋回避等维度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情绪控制上则显著优于女生;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大三学生在依恋回避上得分最低,但依恋焦虑现象最为严重;(2)在具体的依恋类型上,199名被试中安全型占7.5%,害怕型占52.3%,倾注型和轻视型分别占16.1%和24.1%;(3)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关键词】人际交往 效能感 亲密关系 成人依恋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前言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而建立积极的亲密关系,则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课题[2]。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人际交往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指的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能否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解决交往障碍,达成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来燕;边玉芳;;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及其量表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2 李光裕;李俊晓;;大学生情侣间亲密关系的信任及期望水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3 何腾腾;巩文冰;缪艳君;张进辅;;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4 赵胜利;高维;;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8年06期

6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7 贾晓明;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06期

8 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9 王君;张洪波;许娟;曹秀菁;许韶君;;安徽省大学生心身症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同归;刘樝;;团体依恋的概念与测量:项目因子分析方法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欧阳宇;;当前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现状的调查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3 鲍芳;;艺术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交焦虑与依恋的关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高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二因素模型在湖南省大学生中的调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吴静珊;;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戴妍;;大学生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7 戴妍;;大学生依恋模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朱天慧;;成人依恋测量工具述评[J];大众科技;2012年02期

9 刘伟;方慧;陈一心;;不同发育障碍儿童家庭的依恋特点[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1期

10 邹冰;王明春;陈图农;柯晓燕;詹明心;陈一心;;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丹;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晓萍;婚前辅导及其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温飞;消费者情感依恋的形成机理及杠杆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孙俊才;情绪的文化塑造与社会建构:情绪社会分离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楼天阳;虚拟社区成员联结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8 何影;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调查与暴力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郭薇;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董洁;基于循证心理实践的高校新生适应障碍筛查和干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关婷婷;母亲的依恋与幼儿个性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红伟;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娟;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其教育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永峰;安徽省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丽双;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洪浏妗;服装品牌依恋驱动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隆景云;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燕舞;初中生心理一致感及其与依恋、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洪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姝娟;戴美林;陈霞;;高校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2 肖啸空;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年27期

3 陈寒,周国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的自我调节之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J];教育科学;1999年02期

4 韩柏,徐勇;山西省4所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3期

5 唐为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转换的印象知觉对其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6 李凌;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7 李蓉蓉,韩向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8 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归因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9 王学臣;周琰;;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年03期

10 凌文辁,张鼎昆,方俐洛;保险推销员(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仙梅;学生人际交往选择心理的发展特点与教育[J];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04期

2 周振宇;大学生人际交往导向[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3 谢慧;;浅谈当今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0年16期

4 吴增强;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辅导[J];河南教育;2001年03期

5 程梅珍;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因素的浅析[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6 章梅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分析与改善途径[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7 陈玲;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及对策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张桂荣,赵艳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消除[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王姝英;;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苏连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春艳;;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理论及实践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彪;;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及其引导[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彦华;曾宪翠;;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差异性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霞红;;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俊红;张爱卿;;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归因特点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治权;;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疏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8 陈庆良;傅丽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探析[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解小娟;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管理[N];光明日报;2001年

2 王颖;我诚信,,我美丽[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张向东;苏南小学 校风建设硕果累累[N];眉山日报;2007年

4 山东 教师 贾春强;大学亟须补上“寝室关系学”一课[N];长江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科;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素燕;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张平丽;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4 张开文;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青梅;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伟;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梁晓芳;农业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吴秀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国力心;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进会;社会阶层视角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9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29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c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