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绩学生作弊行为心理差异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成绩学生作弊行为心理差异性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成绩学生作弊心理与动机,为探讨作弊的对策提供依据。结果:不同成绩的学生作弊行为心理有一定差异性。结论:教学管理部门对此应加强研究策,以防学生作弊败坏考风,影响学风,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单位】: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卫生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G10336)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与范围以安徽省某高职院校2012级全体学生为调查总体,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单纯随机整群抽样,随机抽取3个高职班与1个中职班计21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高职学生数162人占3/4。调查问卷不设计姓名、班级项目,以期获取真实信息。以2012级学生入学以来考试中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可泉;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评论;1997年02期
2 丁爱萍 ,燕建志;浅谈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其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3 张秀英;;考试作弊行为的经济博弈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张秀英;王东来;;考试作弊行为博弈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张祖明;汪艳丽;;重复博弈与精诚培植:考试诚信生成的逻辑路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谢百中;;论考试作弊之风与考试方式的关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王维新;张军;;大学生作弊行为现象及心理探析[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8 李骏修;;学生对作弊行为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S1期
9 刘芬;;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心理特征分析与防范措施[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10 左树强;;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探究及预防对策[J];理论界;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建斌;霍自祥;;指纹识别技术在防止考试“替考”作弊中的应用[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刘波 李磊;考试作弊,,横在道德与法律间的顽疾[N];科技日报;2006年
2 记者 吕宝林;我省将严打国家教育考试中的作弊行为[N];甘肃日报;2011年
3 李玉祥;学校教育离“真”有多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冯雪梅;理直气壮地作弊?[N];东方早报;2007年
5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李化德;为国家教育考试筑一道法律城墙[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杨继斌;不要逼孩子作弊[N];西藏日报;2004年
7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郭敬波;整治考场作弊需出重拳[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祁卫廷;忻州全力营造公平竞争考试环境[N];山西科技报;2006年
9 王星;关于考试作弊的调查[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刘文静;严惩作弊不是小题大做[N];检察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频;诚信承诺对大学生自我损耗状态下考试作弊行为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向丽;大学生学业作弊现状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云鹏;中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成因及预防[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德胜;基于激励机制的教育游戏在考试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洋;基于治理理念的教育考试违规处理话语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红江;论考生道德及其建设[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6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6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