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远程研修障碍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学教师远程研修障碍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远程研修 远程学习障碍 远程研修支持服务
【摘要】:利用网络开展网络研修,已经成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受一些因素影响,基于网络的教师远程研修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远程研修过程中的学习障碍。如何找到这些远程学习障碍因素以及主次要关系,是解决当前教师研修的急需问题。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总结出制约中学教师远程学习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下级指标,并对部分中学教师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影响中学教师远程学习障碍因素的主次要关系,希望该研究结果能对解决教师远程学习障碍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五中学;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教育部重点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3059-0009) 北京市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编号:CIP&FCD201304162)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G635.1
【正文快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远程教育支持教师研修,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从国培项目到区域性教研,再到校本研修项目等,都可以看到网络研修的广泛应用。从当前教师网络研修的现状看,做得比较好的教师研修项目,不仅能提供给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丰富的学习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义勤;;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6期
2 纪河;徐永珍;;成人网络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2期
3 李海曼;;如何完善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陈丽;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支持的发展方向[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李志凯;;浅谈教师学习的性质和特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1期
6 胡庆芳;教师的学习特征[J];上海教育;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锐;;指导教师在远程教学过程专业课程教学阶段作用的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刘红梅;;浅谈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J];成人教育;2006年11期
3 吴永胜;卿小莲;;家长学习:提升家庭教育理性的应然路径[J];成人教育;2011年02期
4 周丽超;;远程教育成人学习需求与学习支持的新平衡[J];成人教育;2011年03期
5 胡春华;;提高远程教学平台运行质量的思考——“湖州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实例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6 黄文伟;;市场机制引入与远程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法律保障[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8期
7 杨卉;冯涛;;面向教师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工具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2期
8 师晟;;探析视觉造型教育的相对独立性[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恰;;论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培训教材设计模式[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10 李莉;李峰;;中国网络远程教学满意度指数模型实证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恰;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栋;教师行动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琨;远程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伟;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娣丽;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卢春华;68所高校网络教育云南校外学习中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黄炼;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毛建梅;高中教师自主学习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炜;农村教师学习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春莲;高校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设计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玉;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哲雨;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远,胡军;西北地区远程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障碍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4期
2 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3 托尼·贝茨,曾婉媚 ,张伟远;网上学习:教学策略与技术运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3期
4 王陆,冯红;远程教学/学习系统中影响学习质量的五种因素[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5 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陈丽;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支持的发展方向[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陈振华;教师即特殊的成人学习者[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胡凡刚;影响网络学习质量的心理因素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9 王艳慧;;应付效能量表的编制及初步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李志凯;赵俊峰;;小学教师自主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心理研究;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敏静;浅谈中学教师的素养[J];保山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张波;对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能力素质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余敦旺;中学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测评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吴同善;中学教师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之我见[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叶存洪;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敬东,刘国军;知识经济呼唤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新思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张波,张红梅;论中学教师的管理能力及养成方法[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焦名海;;协作学习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8期
9 李宝贵;;中学教师岗位培训的实践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12期
10 施文龙,吴志宏;中学教师的需要现状和中学管理的激励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豆海聪;;中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孙丽丽;韩威;;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探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田新柱;;中学教师如何促进自我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4 田新柱;;中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六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5 朱广荣;王兴军;;关于北京市中学教师提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意向的调查与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贾晓波;;中学教师工作特征与工作倦怠的结构模型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宋兴举;;青少年与网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刘敏芳;;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关系问卷的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沛;陈淑娟;;中学教师工作胜任特征模型的初步建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10 夏国良;;“开放 自主 相融”——萧山中学教师发展制度解析[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顾亦来;中学教师压力大 抑郁内心难释放[N];嘉兴日报;2011年
2 江 强;谁来为中学教师“减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吴晓红;26名中学教师当上教授[N];苏州日报;2007年
4 高建进;福建:中学教师受聘当大学教授[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志庆;严金海慰问祁连山中学教师[N];祁连山报;2008年
6 记者张惠玲、通讯员张文强;我市六名中学教师榜上有名[N];铜川日报;2009年
7 苏育;苏州中学教师获2个特等奖[N];苏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斯琴塔娜;通辽实验中学教师陈玉国在全国基本功大赛上获头奖[N];通辽日报;2010年
9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黄惠涛 曹金鑫;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N];江苏教育报;2013年
10 李霞;劳有所得是民意[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翟小宁;中学教师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彦花;中学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远路;西南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工作胜任力主要构成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旭;基于需要分析的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兴发;城市薄弱中学教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孔志盛;番禺区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苏磊;济南市中学教师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黄爱兵;中学教师开展合作教研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俊风;中学教师工作时间投入现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强;杭州市中学教师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常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武汉中学教师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芳;中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组织认同及其幸福感[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孟建军;河南省新乡地区初级中学教师健康现状及体育健身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3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7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