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孤儿社会适应能力因素及对策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影响青少年孤儿社会适应能力因素及对策的调查研究
【摘要】:青少年孤儿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之一,大多数孤儿处在一个相对松散的教育管理环境之中,其人际关系、自身成长、自尊、自信等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便成为孤儿成长的重要内容。如何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决策者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单位】: 吉林省孤儿学校;
【基金】:“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团省委)”课题编号:2014jqy-28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相关概念界定我国发展心理学界,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根据相关的文献和法律、法规资料,孤儿的定义为:一是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包括儿童福利机构内集中养育的孤儿、弃婴,也包括社会上的散居孤儿;二是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流浪儿童、无人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燕;利用课堂社会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06期
2 谈钧佩,肖萍,周志英,贾贤贞,陆正川;随读、辅读小学生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行为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3 常超;;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3年29期
4 郑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与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测测你的适应能力[J];解放军生活;2012年01期
6 宋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2年18期
7 宣凤霞;论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2004年03期
8 赵京华,陈永馥;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好[J];学校卫生;1986年03期
9 骆伯巍,汤盛钦,张福娟;弱智学校毕业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1年06期
10 徐慰慰;宫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凤英;;小心呵护人们的精神世界[A];全国精神科护理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何梅;陈军;冯正直;张大均;;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特点研究[A];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感染救治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3 安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竺智伟;陈维军;朱丽;徐琳;詹建英;;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与父亲参与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马兰军;王德玮;;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韩冰;胡秦;王岩;;情绪管理训练对提升高专学生情感智商及社会适应能力效果的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七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白瑾;;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梅建;;睡眠与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2:睡眠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C];2007年
9 李亚红;;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蒋英振;;浅谈职校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表扬可提高孩子社会适应能力[N];鞍山日报 ;2009年
2 检察日报社新闻研究室 北京民意调查所 张锴 王津京;豁达乐观 社会适应能力强[N];检察日报;2000年
3 梅建;睡眠不足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张煊;老年人健康生活十点建议[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5 乔琪;学会原谅善待同伴[N];中国妇女报;2003年
6 陕西镇安县中学 贺永进;体育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N];中国体育报;2007年
7 史华;帮孩子走出脆弱[N];山西科技报;2003年
8 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 朱丽华;体育课堂呼唤“宽容”[N];中国体育报;2007年
9 山东省昌邑市南隅小学 褚筱莉;体育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N];中国体育报;2009年
10 王开珍;孩子过胖也是病[N];民族医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锋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何梅;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茂玻;略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姜玲玲;公办与民办医学高职专科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李霞;《生活与哲学》与培养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之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6 高亮;中学健美操课实施合作学习法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岳琪;辅读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盼;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社会适应能力目标达成与对策[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邓玉平;职业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瑶;90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培养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33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3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