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产生与规避

发布时间:2017-12-06 08:21

  本文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产生与规避


  更多相关文章: 基础教育 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是一个世界性的课程难题,其产生的根源有:社会政治变革与教育政策摇摆不定;课程文化迟滞与课程逻辑偏执;科学进化与科学的学科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异化。对其规避应采取如下措施:注意宏观教育政策的弹性与均衡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规避;充分利用教材的组织与矫正功能,在教材编制过程中规避;利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规避。
【作者单位】: 广东嘉应学院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
【基金】:广东省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现象的产生与规避研究”(编号2013WYXM01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23.07
【正文快照】: 六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多次要求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如1957年毛主席提出“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然而,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段、不同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黎生;沈南山;宋乃庆;;数学课程标准“双基”内涵延拓的教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5期

2 潘涌;;国外教育思潮的融入与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价值演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孙莉莉;徐谷波;;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文化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钱雯;;王明居模糊美学思想的创新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付川;;西方理性传统与浪漫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7 李祖平;程东旺;;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大学德育生活化路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陈波;;水有流程 思有历程——读《陶行知新论》所联想到的[J];爱满天下;2004年02期

9 刘华杰;;大自然的数学化、科学危机与博物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钱继磊;;《反思中国法学界的“权利话语”》之反思[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海;;社会稳定机制的实现:制度公正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建构[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盛作国;;走向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逻辑学[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5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6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7 曾鹰;乔瑞金;;技术的文化解释学:对人类“自身”一种新的理解[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的反思与生存本体论的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承叔;;回到生活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革命转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10 徐岱;;回归哲学的美学——论审美学的知识形态[A];东方丛刊(2001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七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7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8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9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平;转基因食品传播推广中的文化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骥;上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定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波;“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方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佳;白城市洮北区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新斌;教育的负功能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李淑琼;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朝晖;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危机与重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炜;海德格尔的技术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孙晓天;;“四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J];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Z2期

3 邴正;教育国际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文化[J];教学与研究;1997年09期

4 靖国平;论教育的知识性格和智慧性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9期

5 郭维平;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的"双基"[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6 汪潮,吴奋奋;“双基论”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12期

7 李明欢;“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8 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纲要[J];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02期

9 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年05期

10 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1257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57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