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体价值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06 09:16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体价值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课程 本体价值 实现取径


【摘要】:一门充分发展的学科课程应有其独特的核心概念、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以此反映课程的本体价值。然而,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研究表明,其中还存在着学习对象不明确、核心概念不聚焦、逻辑关系混乱的问题。针对现实问题,该文提出"以用户为中心、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系统课程本体,概述了"信息"与"技术工具"的核心概念群,并以"图式"方式分析核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涵意,梳理出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技能结构体系。最后,通过制定学习标准、确定课程类型、设计学习活动来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体价值。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部;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得以建立与实施,同样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傻瓜化”和“日常化”,信息技术课程也面临着重重困惑。一方面它强调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却淡化了学科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引发信息技术课程“学什么”的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雅君;柳德米拉·芭萨娃;梁鹏;;俄罗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丽明;试论外语课堂评估手段的现状及可选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梁秀清;陈宏友;;儿童参与课堂学习能力标准建设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任向东;;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赵海鹏;尚艳秋;;隐性课程的潜教育价值分析——以生物学教学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7 郑文;;词汇石化现象与词汇习得的心理认知机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何更生;迁移机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陈琳;动态循环的英语课堂教学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民;;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陈德安;申国昌;;荀子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欣;;中学英语教学的三大认识误区及诊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曹巧珍;宋阳;田霖;夏寅贲;;无线通讯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叶晓玲;邱晓丹;;论精细加工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李懋;万伟平;肖平;;推进高、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策略设计[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闫伟;;制造“冲突”与转变错误概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胜平;;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讲授法的有意义教学[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与“教学用问题”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廷刚;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松;自我调节学习中成就目标的动机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晓红;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量表的编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冬梅;英语课堂动机激励教学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唐泽静;高中英语教师知识及其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爽;元认知干预技术加入生理训练对惊恐障碍治疗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鞠杰;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与情境场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喜杰;关于小学数学迁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凤秋;多媒体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与传统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君;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2期

2 王佑镁,晏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系统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21期

3 程有全;;信息技术课程中自主性学习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6年04期

4 冯伯虎;李艺;;科学命题: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研究的核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6期

5 田陆萍;;让指法训练回归信息技术课堂[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9期

6 李晓飞;;信息技术课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探索[J];世纪桥;2006年10期

7 张志江;;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4期

8 袁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刍议[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3期

9 邵逆芬;;新课改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带来的新气象[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年04期

10 解冬梅;;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业丽;马颖;;“信息融合技术”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规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炳贤;;浅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陈炳贤;;浅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苏锡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魏小玲;;浅探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冯丽娟;;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内外”兼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史建福;;“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模式[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谈笑;;浅谈自主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邓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匀市第八中学 陈洁;浅议信息技术课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N];黔南日报;2011年

2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三家店镇一中 蔡彦伟;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效率的探究[N];学知报;2010年

3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王爱胜;信息技术课程:高考是味什么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四川成都金堂三溪小学 冯俊刚;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山东省曲阜市教育信息中心 颜承建;“整合”重在信息素养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江苏省兴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颜景林;挖掘技术人文内涵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田海英;加强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N];黄山日报;2009年

8 山东省威海市第十六中学 宋修银;浅析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9 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中学 程青云;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10 盘县柏果镇中心小学 赵勇;信息技术教学初探[N];六盘水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孟景舟;职业教育基础概念的历史溯源[D];天津大学;2012年

9 康宏;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侯小兵;认同与建构: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身份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鲜文丹;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立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佩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邱晓丹;通辽市高级中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阻碍因素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宋莉;中小学媒介素养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关晶;研究性学习在FRONTPAGE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余鹏;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模式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8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58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1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