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正义感及其超越:公民教育的双重任务
本文关键词:公民正义感及其超越:公民教育的双重任务
【摘要】:古典公民建立在古典共和主义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则启蒙于自由主义,以自由主义为主导。自由主义的公民追求权力和利益的平等,因此,公民正义感以互利为核心,这是成为公民的必要条件,也是公民德性的底线要求。但互利的正义感不仅是有条件的,而且过于关注利益的分配,是有局限性的。克服其局限性,必须超越单纯的正义感的互利性,以相互善意弥补和完善之。培养公民的正义感,是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但不能只限于正义感,还必须超越正义感,培养公民的同情心、友爱和责任感。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教育哲学学科发展的世纪反思与人学建构”(项目编号:BAA120010)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6
【正文快照】: 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也是社会合作的必要条件。作为公民的道德要求,正义感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决定了正义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公民的道德,需要正义感,但必须看到正义感的局限性,超越这种局限性。公民教育要把培养公民正义感作为主要任务,但又要超越正义感的局限,培育公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中英;;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冯建军;;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论争与弥合[J];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9期
3 冯建军;;学校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4 汤剑波;高恒天;;正义的两重性:互利与同情——休谟正义论难题之解读[J];伦理学研究;2011年03期
5 林春逸;刘力;;从“权利公民”到“责任公民”——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理念的嬗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6期
6 陈江进;;正义感及其进化论解释——从罗尔斯的正义感思想谈起[J];伦理学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金;休谟问题及休谟的解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8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5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从满;;主动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王雄;朱正标;;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德育;2007年08期
3 张宗海;西方主要国家的高校学生责任教育与启示[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4 胡艳蓓;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徐友渔;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若干新问题和新动向(上)[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7 石中英;;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同情心及其培育[J];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8 李惠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02期
9 乌尔里希·贝克,王武龙;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5期
10 马修·费斯廷斯泰因,王勇兵;协商、公民权与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丽;共和主义公民身份要素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77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7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