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众包的MOOC在线问答系统实现研究
本文关键词:引入众包的MOOC在线问答系统实现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MOOC在线问答系统的实时性并增加激励机制,引入众包的激励机制建模——MOOC在线问答。首先设计MOOC在线问答系统流程,并对在线问答的每个阶段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设计高效的学生选择算法,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历史确定学生的程度,从而激励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课堂提问;最后实现MOOC在线问答系统,包括教师提问模块、学生选择模块、学生回答模块和教师评分模块。该系统已经应用于真实的MOOC课程,对教师与学生的满意度调查表明该系统能够支持实时的MOOC在线问答,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问答。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移动社会网络中基于信任关系的情境感知推荐研究”(项目编号:6130302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1引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近年来开始引起关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内的众多国内外著名大学都已经加入了开展MOOC的行列[1]。MOOC支持传统的视频资源、文本材料等教学形式,但其更强调学习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志强;逄居升;谢晓芹;周永;;众包质量控制策略及评估算法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3年08期
2 孙茂松;奚春雁;彭远红;;以翻转思维对接MOOC教育新范式[J];计算机教育;2014年09期
3 李迎迎;;MOOCs在高校图书馆的推广及其有益借鉴[J];情报资料工作;2014年03期
4 谭婷婷;蔡淑琴;胡慕海;;众包国外研究现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年02期
5 张振虹;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6 李华;龚艺;纪娟;谭明杰;方佳明;;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先;苏静;;我国近年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综述[J];甘肃科技;2012年22期
2 庞慧;李萌;;CAT技术及MOOC在医学教育中的联合应用模式探讨[J];福建电脑;2013年09期
3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1期
4 杨九民;郭晓梅;严莉;;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5 林沛;李军;孙亮;高翔;;MOOCs下一种高校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改进建设方案[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刘继斌;赵晓宇;黄纪军;刘培国;;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04期
7 孙浩;邹焕新;计科峰;周石琳;;从MOOC到MOORE——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军校研究生混合式课程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04期
8 叶昭晖;邹刚;柯水洲;姚煊道;;基于MOOC理念的军校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及共享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04期
9 杨劲松;谢双媛;朱伟文;方小楠;;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10 张云涛;;浅析民办高校的MOOC应对之策[J];读书文摘;201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苑苑;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彦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钢;众包中任务发布者出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邰阳;基于众包的语料标注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宋喜凤;众包模式中参与者行为动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程泉森;理解虚拟品牌社区中的众包开发[D];厦门大学;2014年
5 金伟伟;社会化媒体时代商业广告众包化运作模式中的广告创意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6 陈莉;MOOC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石丹妮;中文句子语义相似判定问题的众包解决方案[D];东华大学;2014年
8 彭常明;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一般结构与学习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田超;网络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任海龙;社交网络知识共享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京峰;王伟娟;朱立波;;社会性软件促进非正式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2 谭明杰;邵培基;;基于E-Learning2.0理念的远程学习管理系统构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9期
3 祝智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张建同;何鸿;;电子化学习生态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5 孙树芳;;大学外语课堂生态化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桑新民;谢阳斌;;21世纪:学习向何处去——绿色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7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8 陈虹;;有意义学习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魏晶;;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个体生态环境建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6期
10 陈京军;;学习的辩证法:异化与回归[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1281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8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