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05:26
本文关键词:中专生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归属感 自我概念 中专生 团体辅导 干预研究
【摘要】:中专生是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入重视掌握专业技能的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他们中考成绩不理想而不能升入理想高中,加之年纪较小在校住宿,部分学生会不适应新环境,人际交往受挫,产生焦虑、恐惧感,这都阻碍了中专生对学校形成良好的归属感。学校归属感指学生在学校感到安全,作为学校一份子并被尊重,也包括教师支持和同伴关系等。中专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青春期,具有同一性混乱的发展危机,有学者认为青少年时期自我概念波动性很大,职业中专生的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关系密切。而且中专生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较差,传统就业观念使有些学生对前途悲观,相对于同龄群体来说更加敏感自卑,不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综合系统,个体应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并在此前提下对于自身的看法。包克兵等学者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影响自我概念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学校归属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愈发重要,中专生作为重要社会群体之一,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提高该群体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团体辅导是一种参与性强、受众面广的活动形式,最终目的是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人格成长。因此运用团体辅导这种形式作为影响中专生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的手段是可行的。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研究一,调查中专生的学校归属感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研究二,探讨中专生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并以学校归属感各因子作为预测变量、自我概念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考察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概念的预测作用;研究三,设计《中专生学校归属感干预方案》,考察团体辅导对中专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效果,并通过学校归属感水平的提高来影响其自我概念水平,进一步验证干预方案的有效性。研究一和研究二采用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在衡水市某两所中职院校中采用整群取样法选取860名在校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三在衡水市某中专院校随机选取两个同质班,作为实验组(34人)和对照组(36人),以本研究设计的学校归属感干预方案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在干预前对两组成员进行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测试取得前测数据,实验组接受为期8次的团体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团体辅导,在团体辅导活动全部结束后,对两组再次进行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测试取得后测数据,并对前后测数据的差值进行差异检验。 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专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性别、年级、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中专生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且中专生学校归属感对于自我概念具有预测作用。第三,研究制定的《中专生学校归属感干预方案》是可行有效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必华;;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詹启生,乐国安;自我概念的多层结构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4 俞大森;;大学生归属感初探[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1期
5 史仕羽;;我校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责任感及参与校园活动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彭正霞;蒲伟;;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7 赵淑宇;;职校学生自我概念的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包克冰;李卉;徐琴美;;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9 孟美颖;;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年09期
10 吴芳;陈营;谷建松;;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J];科技风;2012年13期
,本文编号:1281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8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