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Q的课后在线辅导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6:28
本文关键词:基于QQ的课后在线辅导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研究
【摘要】:辅导答疑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有效地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树立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针对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课后很难有集中的时间和场所对学生进行集体的辅导。因此,课后辅导教学采取远程教学方式最为合适。本实验以QQ群内江西财经大学和其他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Android这种前沿课程的辅导模式,以指导Android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提高Android课程学习的效果,继而推广到其他课程。这将给远程教学的办学机构、各大高校以及研究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实例,促进Android软件开发等稀缺人才的培养工作。 研究首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在线辅导的发展与现状,总结了远程教学相关理论,包括非正式学习理论、远程学习圈理论、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和持续关心理论,并通过分析QQ群交互特性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点,结合在线辅导活动的设计方法,构建存放了大量学习资源的QQ群,为辅导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再查阅国内外与学习兴趣相关的文献和研究,了解学习兴趣的定义,分析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为实验调查问卷的设计提供参考。 实验共分为两部分:校内正式教学班学生课后辅导实验和校外非正式教学班学员在线辅导实验。在校内正式教学班学生课后辅导实验中,以江西财经大学两个Android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分别比较了两个班级的学生在Java和Android课程上的成绩差异以及在Android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对Android的学习兴趣上的差异,然后分析提供在线辅导是否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再根据设计的分析模型,比较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十个调查指标上的差异,最后通过卡方检验和多元回归线性来分析四个影响因素和学习兴趣的相关性。在校外非正式教学班学员在线辅导实验中,以QQ群内其他高校的Android课程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查,根据学习者学习时间和接受辅导时间的不同分组进行比较,分析辅导对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在线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接受辅导的时间越长,学习兴趣的提高幅度越大,并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校内正式教学班学生课后辅导实验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课后在线辅导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减少畏惧心理,使得学生愿意进行代码的练习和课外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加课后学习时间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改善学生对待预习、复习和作业的态度等方面意义不大,说明这些方面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意愿。这也印证了非正式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具有较强的自主性。②提供课后辅导并不会使得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好学、主动的学生依然会先试图依靠所学知识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只有在尝试过多次失败后才会在QQ群中提问。③知识掌握程度、注意力、愉悦感、探索意向均和学习兴趣有相关性,其中注意力和探索意向对于学习兴趣的影响重要性程度远远大于知识掌握程度和愉悦感,该结果可能和实验设计有关,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外非正式教学班学员在线辅导实验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由于课后学习为非正式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积极性,学习时间长的学习者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也就会更加积极地寻求辅导,因此接受辅导的时间也就更长,学习兴趣的提高幅度就越高,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②大多数学习者认为QQ群内需要存在专业的辅导教师来帮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是由于交互影响距离,辅导对于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影响并没有预期的那么明显,这也说明辅导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持续关心。③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更愿意参与学习讨论,也会更愿意也更有能力解决他人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建星;;基于QQ的高校师生课后交流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2 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3 洪庆根;;在线导学教师的角色与职责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4 乜勇;王兰兰;;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辅导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5 庄丽;;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9期
,本文编号:1307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0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