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成员心理契约、满意度与离职意图关系——基于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成员心理契约、满意度与离职意图关系——基于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 出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契约 自我效能 社团成员 满意度 离职意图
【摘要】:以某本科高校131个学生社团为研究对象,聚焦学生社团成员的离职意图问题,采用分层回归方法检验了心理契约和自我效能与学生社团成员满意度和离职意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交易契约对学生社团成员满意度和离职意图产生显著正影响,而关系契约对学生社团成员满意度有显著正影响,对离职意图有显著负影响;自我效能对学生社团成员满意度和离职意图都有显著正影响,对交易契约与成员满意度、离职意图的关系有调节效应,并对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分组讨论。
【作者单位】: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淮海工学院团委;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资助(2012SJB630005) 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资助(11LKT01) 连云港软科学研究项目资助(RK1208) 淮海工学院2013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资助(DS2013036)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1]。一般高校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社团,6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社团,有的高校甚至达到90%[2]。李新(2010)提出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面临多种阻碍,其中频繁的人员流动导致社团内人员结构的不稳定,对社团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瑾;张丽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制订与创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杨虎民;邢少颖;;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3期
3 林秀娟;;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探析[J];大学教育;2014年01期
4 周浩;龙立荣;;基于自我效能感调节作用的工作不安全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11期
5 高平;;论特色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火凤凰”鼓阵社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6 李新;翟芳妮;;把大学生社团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和谐力量[J];内江科技;2010年01期
7 何露;朱翠英;;大学生希望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年03期
8 付冬娟;于洋;;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4年01期
9 朱洪男;张涵;喻崇欣;;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基于辽宁省17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9期
10 杨露;李灵;蔡文芳;;大学生犬儒态度、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庆菊;浅论心理契约[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2 马金萍;;“心理契约”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罗帆;金占涛;;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并购人员动态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孟秀丽;张选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高校研究生会的发展思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8期
5 顾群玉;;论高校人事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渗透[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吴元民;;基于知识经济的员工心理契约构建的对策探析[J];科技和产业;2011年08期
7 唐娜;刘霖;黄莉莉;王蕊;;心理契约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年07期
8 蔡毅强;;从教师期望到师生和谐共振——论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赵亮;;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以重庆市两所高职院校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江华容;李娟;吴端华;秦莹;;合同护士与医院心理契约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蔡毅强;戴yP坤;;从教师期望到师生和谐共振: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2 高平发;刘笑;;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生激励机制构建[A];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景亮;基于心理契约的施工项目团队成员激励及目标实现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邹循豪;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状态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瑛;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寸晓刚;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VPS)的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顾保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春兰;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玉飞;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兆娣;地方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尚志美;淄博市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慧;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毅强;论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价值与实现路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蔡灵洁;旅行社与导游人员心理契约关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田德珂;企业文化、心理授权与工作绩效的关联机制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宁娟;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心理契约结构的探索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秀华;组织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治江;如何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能力[J];北方经济;2002年12期
2 宁曼荣,詹晶;心理契约: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视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9期
3 郑婕;齐云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程亚红;尚丹;;高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提升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葛明贵;余益兵;邢彩霞;;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陈范华;张利;;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1期
7 王家军;俞亚萍;;由大学人才培养计划谈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8期
8 肖迪明;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史璞;完善管理机制体系 实现“无为而治”[J];改革与理论;2001年09期
10 麻旎;;当前加强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谢平;张进辅;谢倩;;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犬儒态度和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成就动机的关系[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姜飞月,郭本禹;职业自我效能的测量及其量表修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黄天常;提高学生实验自我效能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S1期
4 刘凤美,陈明高,高慧,张影霞;教师自我效能研究探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朱新秤;;中小学校长自我效能研究:作用与策略[J];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6 张孝义;秦金亮;胡卫平;;职业自我效能的价值及其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闪惠琴;;提高自我效能 矫正学生不良品质[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4期
8 朱新秤;;中小学校长自我效能探究:分析与对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2期
9 肖虹;;试论自我效能在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陈强;李高峰;;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及其在体育领域的运用[J];体育世界;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U喕,
本文编号:1320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20616.html